zhāo bù jí xī
ㄓㄠ ㄅㄨˋ ㄐ一ˊ ㄒ一
常用成语
ZBJX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语法:
朝不及夕主谓式;作谓语;指生活极端贫困。
示例: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一回:“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近义词:
- 1、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 2、日晦而归食。朝不及夕。以忧勤社稷。成王每朝。
- 3、朝不及夕形容情况危急。
- 4、被发配边疆做苦役后,他过着朝不及夕、穷困潦倒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
- 5、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 6、小明家生活朝不及夕,几乎没有经济来源。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朝
- 五笔FJEG
- 五行金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笔划3
- 繁体及
- 五笔EYI
- 五行木
1.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与朝不及夕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