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志
qiān lǐ zhī zhì
ㄑ一ㄢ ㄌ一ˇ ㄓ ㄓˋ
一般成语
千裏之志
QLZZ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这还是他在“五四”时期的文章,真是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
- 2、成绩之惨淡,纵是鄙人心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志,也难以下笔在写。
- 3、是李公涛目前的真实写照,虽然人在暮年,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之志。
- 4、在江鹰身上,鹰的千里之志和蜗牛的坚韧不屈得到了完美结合。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裏
- 五笔JFD
- 五行火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千里之志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