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
ㄏㄨㄥˊ ㄏㄨˊ ㄓ ㄓˋ
常用成语
鴻鵠之志
HHZZ
偏正式成语
鹄;不能读作“ɡǔ”。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鸿鹄;不能写作“洪湖”。
成语意思
- 1、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 2、它是否能实现胸怀的鸿鹄之志?
- 3、既然立下鸿鹄之志,就该脚踏实地,奋发努力,否则只是高騖远而已。
- 4、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鸿鹄之志在于长天,常怀御风远扬。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成就,你就是你所想成为的人,无论现在怎样,只要心怀理想,终会到达,而鼠目寸光者始终坐井观天,在原地踟蹰徘徊。
- 5、我没有回答,但心里却想: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 6、年轻人要有鸿鹄之志。
字义分解
- 拼音hóng
- 注音ㄏ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鴻
- 五笔IAQG
- 五行水
(1)(名)鸿雁:~毛。
(2)(名)〈书〉指书信:来~(来信)。
(3)(形)大:~图|~儒。
(4)(Hónɡ)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鸿鹄之志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