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
shǒu shàn zhī qū
ㄕㄡˇ ㄕㄢˋ ㄓ ㄑㄨ
生僻成语
首善之區
SSZQ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出处:
鲁迅《彷徨 示众》:“首善之区的西域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
语法:
首善之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首都。
示例: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我从没见过一个称为省城的一省首善之区,竟会这样小的!”
英语:
national capital
近义词:
- 1、北京应当是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
- 2、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街道管理路子,对于推动全国街道管理改革有普遍借鉴和指导意义。
- 3、北京要构筑一个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首善之区,必须有效遏制贫富分化与分配不公。
- 4、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 5、不长不短的一条襄阳路,十多年间成为上海服饰礼品购物的首善之区,本地外地的人皆近悦远来。
- 6、位于成都市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区,因“百业云集、市廛兴盛”成为川西“首善之区”。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9
- 繁体首
- 五笔UTHF
- 五行金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 拼音shàn
- 注音ㄕㄢˋ
- 笔划12
- 繁体善
- 五笔UDUK
- 五行金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首善之区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