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ún qǐ ér gōng zhī
ㄑㄨㄣˊ ㄑ一ˇ ㄦˊ ㄍㄨㄥ ㄓ
生僻成语
羣起而攻之
QQEGZ
复句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语法:
群起而攻之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
他品行恶劣,难怪大家会群起而攻之,他这是咎由自取。
英语:
rally together to attack
俄语:
все ополчились на когочто
日语:
群起して力を合わせて攻撃(こうげき)する
近义词:
- 1、他的倡议,一时弄得舆论哗然,群起而攻之。
- 2、他品行恶劣,难怪大家会群起而攻之,他这是咎由自取。
- 3、对他的讲话,人们群起而攻之,没有任何人表示同意。
- 4、他出言不逊,惹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 5、这致使中国本地的媒体纷纷猜测,网民会不会对百度群起而攻之。
- 6、她以及她的内阁成员在作中不可能不犯错误,而一旦出现错误,他们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字义分解
- 拼音qún
- 注音ㄑㄩㄣˊ
- 笔划13
- 繁体群
- 五笔VTKD
- 五行木
(1)(名)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鸡~|建筑~。
(2)(形)成群的:峰~|~居。
(3)(名)众多的人:~言堂|~策~力。
(4)(量)成群的人或东西:一~孩子|一~马。
- 拼音qǐ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起
- 五笔FHNV
- 五行木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7
- 繁体攻
- 五笔ATY
- 五行木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
与群起而攻之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