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shǒu dài bì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一ˋ
常用成语
束手待斃
SSDB
连动式成语
待;不能读作“dāi”。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束手待毙和“束手就擒”;都有“坐待不良后果”之意。但束手待毙偏重在“待毙”;即消极地等死;语气比“束手就擒”重;而“束手就擒”;偏重在“就擒”;即让人轻易捉住;多不含消极意义。
成语意思
解释: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语法:
束手待毙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例:
(1)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2)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英语:
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俄语:
ждать кáзни со связанными рукáми
日语:
手をこまぬいて死を待つ。〈喻〉失敗(しっぱい)を知っているのに手をこまぬいて見ていること
其他:
<德>hilflos den Tod erwarten<法>attendre la mort pieds et poings liés
近义词:
反义词:
- 1、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 2、部队没有后援,他们只得束手待毙。
- 3、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 4、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必须想个妥帖的办法脱离危险。
- 5、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
- 6、我知道这样的话你们不会相信,如果还不相信,就动手吧,我也不会束手待毙的,为了‘那可那鲁抗魔联盟’。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束
- 五笔GKII
- 五行金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手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dài,dāi
- 注音ㄉㄞˋ,ㄉㄞ
- 笔划9
- 繁体待
- 五笔TFFY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dāi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与束手待毙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