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咎自责
  • 【拼音】:  

    yǐn jiù zì zé

  • 【注音】:  

    一ㄣˇ ㄐ一ㄡˋ ㄗˋ ㄗㄜ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引咎自責

  • 【简拼】:  

    YJZZ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正音】:  

    咎;不能读作“jiū”。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责;不能写作“则”。

  • 成语意思

  • 解释: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 语法:

    引咎自责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 示例:

    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 英语:

    put on a hair-shirt

  • 俄语:

    покаяться<принимáть вину на себя>

  • 近义词:

    反躬自责

  • 反义词:

    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 1、他为这事能引咎自责,下属都十分敬重他。
    • 2、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 3、防意如城非异人任修心养性引咎自责知过必改自愧弗如自怨自艾。
    • 4、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灾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
    • 5、大人犯错时要引咎自责,包揽黑锅;不得有责怪亲亲之行为。
    • 6、第八条老婆犯错时要引咎自责,自揽黑锅;不得有连累老婆之行为。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HKF
    • 五行

    (1)(名)过失;罪:~由自取。

    (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

    (3)(形)凶:体~(吉凶)。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zé,zhài
    • 注音ㄗㄜˊ,ㄓ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MU
    • 五行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2.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3. 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4. 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

    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zhài

    1. 古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