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墨
  • 【拼音】:  

    wǔ wén nòng mò

  • 【注音】:  

    ㄨˇ ㄨㄣˊ ㄋㄨㄥˋ ㄇㄛ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WWNM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弄;不能读作“lònɡ”。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辩形】:  

    舞;不能写作“午”。

  • 成语意思

  • 解释:

    舞:弄;墨:文笔。形容玩弄文字技巧。

  •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 语法:

    舞文弄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而写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面越舞越糊涂。(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厦门通信》)

  • 英语:

    play on words

  • 俄语:

    занимáться словесным жонглированием

  • 日语:

    法律(ほうりつ)を歪曲(わいきょく)して不正(ふせい)を働く

  • 近义词:

    舞词弄札

  • 反义词:

    目不识丁

    • 1、梁山汉擅长舞刀弄枪的很多,会舞文弄墨的极少。
    • 2、照直写下来,那就清清楚楚了。而写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而越舞越糊涂。
    • 3、在这些名家前,你就别再舞文弄墨献丑了。
    • 4、论起舞文弄墨,弟兄们比不过你;要讲举刀耍枪,可比你在行。
    • 5、有些教授总是装腔作势,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 6、退休后,别无嗜,最喜閒来舞文弄墨,写点散文,抒发抒发情性。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RLGH
    • 五行

    [ wǔ ]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nòng,lòng
    • 注音ㄋㄨㄥˋ,ㄌㄨ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AJ
    • 五行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