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行斜上
  • 【拼音】:  

    páng xíng xié shàng

  • 【注音】:  

    ㄆㄤˊ ㄒ一ㄥˊ ㄒ一ㄝˊ ㄕㄤˋ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PXXS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 出处: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上》:“卷轶不广,条目悉具,编年纪月以经之,旁行斜上以纬之。”

  • 语法:

    旁行斜上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列表编排的谱系等文字。

  • 示例:

    手书细密百十万言,无一潦草。增益者旁行斜上,……(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六)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g,bàng
    • 注音ㄆㄤˊ,ㄅㄤ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PYB
    • 五行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bàng

    1. 古同“傍”,靠。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xié
    • 注音ㄒㄧㄝ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TUF
    • 五行

    (形)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不正:~边|~角|~井|~面|~视|~纹|~线。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