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shì ér fēi
ㄙˋ ㄕˋ ㄦˊ ㄈㄟ
常用成语
佀是而非
SSEF
紧缩式成语
似;不能读作“shì”。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是;不能写作“事”。
成语意思
解释: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出处:
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语法:
似是而非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于是,在他讲演的时候,他就用他的一口似是而非的北京话,在讲坛上大谈起来。
英语:
specious
俄语:
кажущаяся правдоподобность
日语:
正(ただ)しいようだが実際(じっさい)に正しくない,まやかし
其他:
<德>es scheint so,ist aber nicht so<法>vrai en apparence,faux en réalité
近义词:
反义词:
- 1、忘掉天空上若隐若现闪亮的星光,忘掉喧嚣里似是而非的情愫,忘掉记忆中隐隐约约放映的黑白片,一切记忆,都象香水的气息般渐渐弥漫,散去,淡淡地,我就飘浮在你周围的空气中,看着你露出笑容。
- 2、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龙,似是而非。
- 3、她的话,听起来似是而非的。
- 4、这些道理似是而非,根本经不起推敲。
- 5、书中提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方案,而且还是拾人牙慧。
- 6、时间是所有事物中最难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过去的已消逝,将来还未来临,而现在则是我们试图划分的时候,马上成为过去,像电光一闪,存在仅一刹那间。
字义分解
- 拼音sì,shì
- 注音ㄙˋ,ㄕˋ
- 笔划6
- 繁体似
- 五笔WNYW
- 五行土
sì
1. 相类,像:相(xiāng )似。类似。似是而非。
2. 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似应如此。
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似一个。
shì1. 〔似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似似”。亦作“是的”(“的”均读轻声)。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是
- 五笔JGHU
- 五行金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似是而非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