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鼎的成语
-
山林钟鼎 shān lín zhōng dǐng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 -
桑杯石鼎 sāng bēi shí dǐng
指木碗瓦锅。形容生活俭朴。 -
三分鼎足 sān fēn dǐng zú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三牲五鼎 sān shēng wǔ dǐng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
三足鼎立 sān zú dǐng lì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三分鼎立 sān fēn dǐng lì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
染指于鼎 rǎn zhǐ yú dǐng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群情鼎沸 qún qíng dǐng fèi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
牛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幕燕鼎鱼 mù yàn dǐng yú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鱼”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
鸣钟食鼎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见“鸣钟列鼎”。 -
龙去鼎湖 lóng qù dǐng hú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 -
列鼎而食 liè dǐng ér shí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
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匡鼎解颐 kuāng dǐng jiě yí
《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
举鼎絶膑 jǔ dǐng jué bìn
絶: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
九鼎大吕 jiǔ dǐng dà lǚ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九鼎一丝 jiǔ dǐng yī sī
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
九鼎不足为重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海内鼎沸 hǎi nèi dǐng fèi
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瓜分鼎峙 guā fēn dǐng zhì
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
革故鼎新 gé gù dǐng xīn
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旧的。 -
革旧鼎新 gé jiù dǐng xīn
同“革故鼎新”。 -
扛鼎拚牛 gāng dǐng pàn niú
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