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中的古诗

远宦良多感,新来更可悲。
春随斗柄动,人自海边归。
仆马疲劳甚,郊原雨水时。
经旬不得信,凭槛又吟诗。
出岫白云犹缭绕,离群飞鸟尚呜悲。
四年人去宁无憾,况是梅花满树时。
燕子知时节,还寻旧宇归。
新人方按曲,不许傍帘飞。
难逢古鉴明忠腹,长似骚人带病容。
几向清溪曾照见,万寻岩壑一青松。
四年岭外得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颜。
欲识群恩至深处,严关便是玉门关。
愿得貔貅十万兵,犬戎巢穴一时平。
归来不用封侯印,只问君王乞爱卿。
文命力能平水土,阿衡功亦格皇天。
形容不上麒麟阁,当日君臣任自然。
轩冕傥来仍假借,功名难立更因循。
非才不系苍生望,收取林泉自在身。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期文更咏我公归。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
过江缘磴寻溪垠,隐然绝壁天开门。
传云此处昔龙隐,险岩凛凛犹疑存。
风云已与时变会,苔藓尚迹初潜痕。
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
坎止流行但信缘,峤南风景异山川。
偶因乘兴穿山腹,始悟壶中别有天。
未衰前已得悬车,骨立清风八十余。
松竹最宜贫宅舍,江山遍照白髭须。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归来不觉山川小,出去岂知天地宽。
大抵无心自无累,亦如君子所居安。
坏壁摩娑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
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远是非。
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花犬荡霞扉。
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閒看独鸟归。
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
此中猿鹤休相笑,谢傅东归自有山。
鉴中双鬓已蹉跎,无计重挥却日戈。
已是园林春欲暮,那堪风雨夜来多。
诗成白也知无敌,花落虞兮可奈何。
访隐寻幽缓着鞭,梅花初试小春天。
孤峰上下分三洞,一水萦纡溉万田。
好向忙中抛俗事,却来闲处觅神仙。
清虚不似人间世,野鹤飞雪绕槛前。
社稷功名出隐沦,天高听远亦应闻。
庞眉一去无人间,七里商山但白云。
春波饱微绿,斗柄涵虚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余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冷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与赘小筑,政恐山灵嗔。
南洞更幽绝,仙佛令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栾楹。
乳泉助茗盌,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
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恐白衣至,好句亡由成。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侵地还来开境远,贡琛上去革音初。
但无俘馘充归献,辜负君恩死有余。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阿谀顺旨为深戒,远比夷齐气更豪。
半夜光芒侵帝座,有谁曾似客星高。
子规啼破城楼月。
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
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
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
岭南无雁飞。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