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洞府的古诗大全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於何处觅城花。
虑少梦自少,言稀过亦稀。
帘垂知日永,柳静觉风微。
但见花开谢,不闻人是非。
何须寻洞府,度岁也应迟。
买宅从来重见山,见山今直几何钱。
奇峰环列远隔水,乔木俯临微带烟。
行路客疑惊洞府,凭栏人恐是神仙。
长忧暗入丹青手,写向鲛绡天下传。
乘兴访遗基,扁舟宿烟渚。
水净写天形,山空答人语。
风篁自成韵,霜叶纷如雨。
寒亭暮响清,饥猿夜啼苦。
疑将洞府接,似与人寰阻。
不羡重城中,喧喧听笳鼓。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洞府山川百里赊,洞门藤蔓锁烟霞。
神仙不与人间异,弟妹还应共一家。
月日巧当真四六,风流全是妙词章。
金华洞府神仙骨,丽泽书堂翰墨香。
陇麦秋时椿自好,林莺老去鹤偏长。
绿槐宫阙薰风里,看引诸儒对殿廊。
天上归来睡九春,一封黄牒拜除新。
赤城洞府今为主,抚掌群仙总是宾。
问月杯空,谪仙去、无人重举。
兰台旧、扁舟乘兴,处留奇语。
洞府初疑仙骨瘦,樽前尚爱纶巾舞。
信前身、太白尚何疑,词高古。
盟後会,偕真侣。
黄叶渡,丹枫渚。
道五湖烟浪,胜游溢浦。
念我神闲鸥样度,似海山共去君应许。
但只愁、岳牧要人,撑住。
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蓬宫。
人寰隔绝无烟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罅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照帘栊。
野僧斋罢凭栏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洞府神仙此是家,麻姑曾驻五云车。
峰前三尺寒泉水,犹有白莲开旧花。
也爱休官。
也爱清闲。
谢神天、教我愚顽。
眼前万事,都不相干。
访好林峦。
好洞府,好溪山。
日月如盘。
缺又还圆。
自然他、虎踞龙蟠。
河东上下,一撞三关。
看也非悭。
也非易,也非难。
南极仙翁,占太微元盖,洞府为家。
身骑若木倒景,手弄青霞。
芙蓉飞旆,映一川、新绿平沙。
好与问,东风结子,几回开霞桃花。
况是初元玉历,更循环数起,希有年华。
长把清明夜气,养就丹砂。
麻姑送酒,安期生、遗枣如瓜。
呼儿烹试,头纲小凤团茶。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我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仙人蜕骨几何年,姓氏于今秘不传。
石壁苍崖无处问,空余洞府尚依然。
洞府藏真锁碧峦,我来顿觉百忧宽。
真人已去留遗像,古木犹存翳旧坛。
清入杖藜襟抱豁,冷侵衣袂骨毛寒。
何妨便作诛茅计,幸我年来已挂冠。
闲穿修竹行,时把孤松抚。
身世两相忘,恍如居洞府。
閒来湖上觅清凉,竹杖芒鞋野兴长。
青嶂回环如洞府,绿波澄澈似沧浪。
枝头落絮随风急,水面浮鱼逐饵忙。
自笑衰翁无个事,悠然身世两相忘。
桃源初传武陵谿,靖节作记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与世真相违。
尚不知汉况晋魏,子孙绵远无终期。
正如三韩有秦语,传为神仙愈难知。
桃林洞府渔人窥,别有天地均四时。
意必智者塞其蹊,不然将为世所羁。
后人想像作图画,但见耋稚咸嬉嬉。
人家随处成井市,畎亩颇亦分塍畦。
井鬼下照坤之维,方士异人多崛奇。
筠笼二版坚如铁,能刻景物穷纤微。
净室给以酒盈斗,一昔图成了无亏。
同寮欲求第二本,版忽震裂人已非。
夷坚志怪言历历,何意今乃亲见之。
未知桃源有此否,此事茫昧不可稽。
初疑长房缩地脉,又似照影归摩尼。
巨丽写成阿房赋,牵连貌出连昌辞。
采女细数七十二,人言霓裳舞羽衣。
楼阁玲珑在缥缈,其间恐有太真妃。
刻画工巧世固鲜,磨公岁月或可为。
彩鸾唐韵已甚捷,未见神速能如斯。
尚有渔舟傍阶墀,咫尺安知前路迷。
天圣已踰三甲子,何人宝藏至今兹。
南丰丈人惠墨本,老眼增明失昏眵。
固知凡踪不可到,一梦游仙犹庶几。
秘之十袭何以报?
赠子相好无衰时。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