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民的古诗

决遣惭非朱子元,纷纷讼牒拥輶轩。
自嗟虚忝皇华使,材拙将何广上恩。
春光欲动草芊芊,水绿山青上濑船。
若使周公但茅屋,雪袍宁醉楚江边。
塞侯微巧为求名,司马巧宦至九卿。
汲黯戆直安仁拙,千载悠悠谁重轻。
当衢甲第起青烟,曾见升平富贵年。
一旦凄凉人事改,不劳优孟戏君前。
皇朝德泽浸寰瀛,伪虏乘时敢抗衡。
南北生民皆赤子,自然不战屈人兵。
华鲸祗为催晨粥,想像沧波夜不冥。
香饭已闻钟鼓响,何须呼唤若丁宁。
遍覆包容等太空,乾坤都在范围中。
须知一点灵台地,妙湛圆明未易穷。
君王圣武自临戎,诸将欢呼战必躬。
不是江头旗鼓出,退师安得却成功。
淮南千里少遗民,万顷膏腴变棘榛。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
闻道淮西遏贼锋,捷书半夜到行宫。
投戈尽是三齐士,不用鲸鲵志武功。
避地辞高密,侨居寓武原。
放怀乐棋酒,馀力治田园。
方茂三松寿,俄成万日墦。
九原箫鼓咽,难驻已招魂。
万卷胸中富,千年笔下新。
广川扬素业,延阁想芳尘。
晚陟螭坳峻,俄留凤沼津。
遗书应满箧,不愧泣麒麟。
黄童白叟喜相迎,底事吴侬亦有情。
绝域归来真异事,幸逢西北罢戈兵。
际会光华旦,传家各有人。
荣名今已矣,陈迹重悲辛。
曷报生刍礼,难留玉树春。
隼旟空望断,清泪落衣巾。
佳人思燕燕,公子眷莺莺。
酒户如悬磬,诗坛未息兵。
林花还自发,巢鹊岂无情。
好泛清溪曲,扁舟尽日行。
花犹吹六出,气已应三微。
路破公车履,祥呈光禄衣。
乍疑鹇失素,稍怪鹭于飞。
盘瓠空惊走,南方此瑞稀。
久雨浑无节,重云凝不收。
朔风吹瓮牖,寒色透貂裘。
幸不妨农务,何堪助客愁。
拥炉消短晷,闭户但商讴。
万壑铺平练,千岩锁翠微。
车能翻缟带,尘不化缁衣。
撼树桄榔满,张图蛱蝶飞。
敲门传诗卷,此曲郢中稀。
人物熙朝盛,琼林夐出群。
高名题雁塔,平步上青云。
未应三壬兆,先修万日坟。
丹台应有籍,脱屐谢尘氛。
雪后仍霖雨,闲中积旅愁。
雷车声忽转,云阵湿难收。
坐久频摇膝,诗成苦掉头。
静观身世事,泛泛一虚舟。
翰林名德冠銮坡,暂解尘缨逸兴多。
敢谓交游同阮谢,不妨诗句敌阴何。
耳根到处闻犍斗,心地闲来契羯磨。
此去苕溪三百里,扁舟终拟泛烟波。
粉户为郎两见春,当时曾识济川人。
留侯再践功名地,白也今为放逐臣。
自笑凫鸿飞渤澥,却惭冠剑拂埃尘。
数奇自是平生事,终始须期入大钧。
淮邦井邑苦萧条,尚可观鱼访古濠。
志士揽衣辞旧隐,馀民拭目看垂櫜。
清传阖境持杯水,器赏名贤解佩刀。
无复高阳旧闾里,为寻故宅薙蓬蒿。
雉堞连云左海傍,曾攀鲸背到扶桑。
蒙冲声教通韩国,梵刹光明记育王。
地接天台仙圣宅,山藏奎画妙圆章。
时清幕府多馀暇,薄采江珧荐豆觞。
泊水沈沙族类丰,外缄顽壳力难攻。
虽云眉目亏天巧,谁使琼瑶美内充。
海畔屡曾逢野士,坐间那复识王融。
一樽风味思倾倒,赖有芳鲜可荐公。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