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民的古诗

放旷人间世,栖迟一草堂。
神交传远信,渔父许同行。
黄菊犹沾雨,丹枫未陨霜。
午馀幽梦断,清磬出禅房。
旬浃寒弥急,阳春暖尚微。
西华愁葛帔,渔父点蓑衣。
京洛残堪望,龙山度正飞。
麟经书大雪,此瑞古今稀。
汲汲谋三径,区区卜一廛。
艰难归旧隐,荏苒叹流年。
欲设维摩榻,重寻子敬毡。
飘零来海角,华发已盈颠。
乍暖先催柳,馀寒尚蛰莺。
淮壖严斥堠,江国偃戎兵。
得句重寻律,衔杯旧有情。
经营赖耆哲,闲客且闲行。
深巷高眠路不通,谁知车骑谒王宫。
威凌布被秋宵雨,色比麻衣曹国风。
乱击雁陂思李将,闲披鹤氅忆王公。
凄凉惟有诗人苦,忍冻孤吟四壁空。
野岸营茅屋,修篁出短篱。
纸窗迎暖日,石砚结冰凘。
种菊陶元亮,栽松杜拾遗。
田园已芜没,飘泊竟何之。
盛际符千载,中朝第一人。
凤池鸣委佩,朱邸奉重轮。
右府谋猷密,殊邻意气伸。
佐时遗事业,谁为勒苍珉。
霭霭云衢凝不通,人间化出玉华宫。
汗漫光转方舆地,淅沥声随广莫风。
飞絮比轻知酷似,寒梅妒洁谅非公。
已占三白为嘉瑞,愁杀贫家甔石空。
鳌禁凝严地,雍容侍北扉。
花砖朝直晚,莲烛夜分归。
玉节恩虽异,金瓯事已非。
飘零旧僚友,华发老渔矶。
昔日蓬山会,平居笑语亲。
薄材陪贾马,高义继雷陈。
南国居方卜,东山道益振。
遽嗟埋玉恨,清泪洒衣巾。
华胄流芳远,平湖世载昌。
鲤庭遵善教,龟组贲恩章。
劳佚身兼适,悲欢念两忘。
平生修净业,归路指西方。
本来无物可修治,一击当年何所知。
拱手问师都不语,等閒拈起布毛吹。
平生未省历瓯闽,叠巘层峰困旅人。
珍重鲍娘诗句好,江南别是一家春。
懿范闺房秀,齐姜素望优。
广川名益盛,内壸德弥修。
寿量方难老,生涯遽若浮。
延平双剑逝,遗恨在营丘。
珥笔风声播上流,旧闻道院颇优游。
好将省闼弥纶手,聊寄朝廷共理忧。
阖境钩锄知少盗,他时襦裤会腾讴。
自惭为郡无佳政,且作卢敖汗漫游。
荣路回翔莫叹迟,郊居连岁捧泥芝。
虎符已被新章绶,茜绂犹循旧品仪。
应佩宝瓶三日宠,却同显祖四明时。
一门丰泽知难报,就日倾心比露葵。
百里清波一苇航,茅檐灯火照渔梁。
寒吹褐袂风头急,夜洒篷窗雪片飏。
乘兴去寻戴安道,异书思见蔡中郎。
胸怀礧碨须倾倒,樽酒相看气味长。
春江渺渺草芊芊,晓色晴岚映客船。
结绶相先真偶尔,盍簪易失故依然。
获麟笔削闲中断,吐凤文词海外传。
行李同途不同发,消魂回首各风烟。
寒风初淅沥,密雪遽霏微。
冷敌鹅黄酒,轻沾驼褐衣。
未教新柳展,且伴落梅飞。
惟有翟廷尉,门前鸟雀稀。
世祖驰驱复汉家,故人高卧老烟霞。
至今只说羊裘好,拜衮谁思邓仲华。
云海茫茫天一涯,田园芜没竟何归。
福廷自可求灵药,夜月虚传掩少微。
莫讶长须寻不得,只缘双鲤别来稀。
三间茅屋何时办,白发相看傍钓矶。
女子争桑事至微,两国暴骨实堪悲。
太行孟门岂崭绝,坐觉人情尤崄巇。
文章小技等秋毫,鄙作空令笔史劳。
闻道东家方给札,柯藤谷楮两相高。
瑶花飞舞下洪濛,冷落茶烟古佛宫。
剪水装花俱是幻,开帘入隙总因风。
门无行迹知袁令,坐拥重裘属卫公。
遥想净名禅榻上,蒙头端坐万缘空。
西汉于张手,传家旧得名。
金科惟尚恕,棘寺每持平。
丹笔流馀庆,朱轓蔼政声。
他年门下客,接武位秋卿。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