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民的古诗

绵绵千载亢华宗,大栋高甍辟广宫。
柳径乍穿迷去路,桃蹊初过面春风。
闲居不羡潘常侍,投辖当如陈孟公。
竹外梅花犹可折,莫教碧玉髻鬟空。
将相勋名纪太常,旌旄聊驻水云乡。
栽培草木平泉里,放浪琴书绿野堂。
身健未应亲几杖,公归正欲望轩裳。
东山谢傅风流在,盛事齐称左海傍。
历落嵚崎寓海滨,放怀林壑任吾真。
恩垂雨露沾枯蘖,义重金兰有故人。
玉笋班联年尚少,筠筒诗律意尤新。
三阳交泰逢亨运,策足须登要路津。
运际熙丰政日新,近臣摛藻掞天门。
当年翰墨文章妙,晚岁经纶德业尊。
纪事丰碑推大手,忧民温诏尽嘉言。
大门接武登鳌禁,犹喜交游到子孙。
华发年方永,祠廷力未愆。
谁云牖下死,疑是醉中仙。
骥子持门户,鱼轩泣几筵。
浮生真瞬息,谁与问青天。
碧瓦鳞鳞接近郊,青青衿佩得同袍。
欣闻庠序儒风盛,不见桑榆太白高。
鲁国已观沂上舞,汉朝应货蜀中刀。
献酬济济升平事,泮水从今有弁髦。
三年制锦在江吴,游刃恢恢地有馀。
贾谊已膺前席问,嵇康新有绝交书。
田间雨过禾收早,庭下风来叶落初。
此去青云前路稳,未应搔首赋归与。
扁舟东下霅溪滨,拟伴渔翁整钓缗。
黄纸红旗惭许国,落花流水送残春。
拿舟处处争行乐,脩禊年年要及辰。
怅望故园桃李月,东风吹泪漫沾巾。
流落生涯集百忧,十年抱病甬东州。
忽惊白璧埋黄壤,漫说朱衣驾赤虬。
高论难投众人耳,壮心空逐逝川流。
死生暌隔伤千里,泪洒丛兰泣素秋。
懒拙山林合退藏,客情岁晚倍凄凉。
梅飘苔藓香初歇,雪积檐沟色尚妆。
旧历细看能几日,新诗屡和断来章。
何如认取安心法,坐对炉熏一穗长。
宅相凋零久不振,喜君文采日清新。
弹琴密令能官业,献颂王褒迈等伦。
岂有青松蟠涧谷,待看騄骥绝风尘。
诸儒方讲升平事,策足须登要路津。
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餐苜蓿叹无钱。
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
未捐辛苦读书灯,老矣犹怀伯业能。
齐国吹竽吾独否,荆山泣玉恨难胜。
满籯自足传儿子,堆案何劳谢友朋。
已注虫鱼穷窈眇,却游溟海看鹍鹏。
昔日陵阳接俊游,松萝崇好重绸缪。
青衿共处披黄卷,黑发相看到白头。
苕水卜邻方有志,青山埋玉竟难留。
飘零更觉亲朋少,东望新阡涕泪流。
投林倦翼漫差池,揣分量材祗自知。
郁郁安能久居此,栖栖若是欲何为。
文轩华毂非余望,白发苍颜叹我衰。
闻说风波犹未靖,难于江海把旌麾。
拟寻荒僻事田园,窃食祠庭愧国恩。
休论鹤长凫甚短,且看齿落舌犹存。
陶潜昔去因多忤,房琯今知欠不言。
欲问大钧吾岂敢,喙长三尺亦须吞。
将相驱驰正事边,风声喜自道途传。
鲰生岂解求三捷,荣路如何望九迁。
励志陶公朝运甓,决疑平子赋归田。
谁人肯为将军地,自笑都无直一钱。
朝云黯黯结秋阴,叠叠层峦雾霭深。
农叟尽愁苗欲稿,行人翻恐雨成霖。
四方奔走男儿事,千里凄凉倦客心。
稍喜西风破残暑,又携书剑度遥岑。
縠水分襟十五秋,此身萍梗任飘浮。
久栖孤馆为真隐,未访名山作胜游。
醉里周郎曾度曲,闲中庾信祗添愁。
西风起我江湖兴,拟把兰桡上钓舟。
精舍閒游结胜缘,老来宁复嗜腥膻。
共分摩诘众香饭,仍试华山第二泉。
石鼎煎来甘有味,乳花浮处色尤鲜。
几年泻卤伤牙颊,吮漱华池便欲仙。
蓬瀛当日接英游,俛仰星霜十见秋。
红药青苔叨并命,西山南浦动离愁。
宁论圆观情犹在,且喜维摩病少休。
欲就书堂访高隐,便疑猿鹤不相留。
弟兄接武上天关,行色差池一岁间。
献纳已看腾碧落,编摩宁久曳青班。
雨蒸梅暑兰舟稳,纲解秋茶赤笔闲。
病鹤乘轩嗟老矣,毰毸短羽恋云山。
清真淡薄正相宜,肯使赪容透玉肌。
自倚怀冰难受染,何妨凌雪独先时。
烟迷远树依稀见,风度回塘取次吹。
闻说江南春信早,凭君折取最繁枝。
霜凝鸳瓦晓纤纤,静拥寒炉火屡添。
白堕春醪空有意,青州从事邈难瞻。
幸逢朱博杯盘少,况值曹公禁令严。
瓶汲甘泉聊漱齿,鸱夷应笑若清廉。
瘦骨纤肌出众芳,嘉名聊占蜜脾黄。
秦酥乱点寒生粟,春酒初开冻发香。
事异代薪矜屋润,巧同刻凤伴儿狂。
十年不见春风面,依旧轻轻薄薄妆。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