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西湖舟中作
泛西湖舟中作
夙负海岳志,缅怀西湖名。
蹉跎去玄发,邂逅征素情。
驿鞚依岸息,画舫漾波轻。
前睇苏堤绕,旁窥葛岭横。
恋结处士祠,悲缠忠将茔。
兴繁赏屡失,境变魂愈惊。
雉堞见新筑,翚甍失旧营。
空余歌舞地,讵闻箫管声。
顾余文墨吏,遑知治乱情。
人隐虽末弭,客怀聊暂清。
一动群生念,咄咄何时平。

作者简介

戴良
戴良 诗人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久宦迷故都,故都在何处?
驱车向邻壤,头白不知路。
长林日夕行,旷野东西顾。
方远叹途阻,逾近覆心惧。
岂无入林翮,莫与归飚遇。
楚客事晋君,已皆荣厚禄。
身章袭犀象,鼎食饫粱肉。
荀范作姻娅,赵魏与追逐。
旦分驰道出,夜旁天居宿。
故悲绝宗党,新敬起宾仆。
东洲有儒生,官路独迷躅。
青年结主知,穷老佐州牧。
今为千里行,犹未分符竹。
山北倦游览,山南纵攀援。
苔滑岂可步,萝弱犹足扪。
力竭转修蹊,险尽得平原。
排峰作郛郭,列岫代墉垣。
披拂趋兰社,靡迤入松门。
奇石既罗径,初篁亦当轩。
鹿耕事固远,仙化迹还存。
野田遗旧场,孤冢秘精魂。
感往情已剧,怀来念弥敦。
学道值时阻,摄生逢景奔。
何能弃缘业,即此穷朝昏。
慊慊促夜弦,翩翩戒晨轴。
临分将列觞,指景念出宿。
羁思无定端,官程有成速。
含思登回陌,抱疢度遥陆。
前峰日衔岫,后蹊风出谷。
欲投近村去,惟见远烟绿。
冰溪渺森沉,玉山郁骈矗。
方远悲路长,逾前叹期促。
边障固优暇,边情易翻覆。
赞政谅匪难,布德在所勖。
古来固疆圉,岂皆藉颇牧?
已落时人后,谁能说姓名。
惟应马南郡,偏重郑康成。
宾馆悬床待,公庭罢吏迎。
为居门下久,童仆亦多情。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