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耕田行
女耕田行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女耕田行译文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大概是她们家既无男人,也没有耕牛,那块地还没有犁过,姊妹俩正在持刀砍地,把土翻松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怕被人耻笑,姊妹俩只好用头巾把脸遮起来,干着牛一样的重活,不知还有谁与她们一样蒙羞劳作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她们互相提携帮助,专心低头弯腰翻地,看不见地旁的路人,只看见前面的黄土,又累又急,心中满是苦楚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她们整好田畦、田垄,以防杂草侵苗;疏通田沟,修好田埂,等待下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正午时分,二女收工回家吃午饭,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不禁惋惜青春虚度,泪流满衣

雏燕已飞,笋子已经长成竹,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野上是谁家的两个姑娘在播种新谷。
大概是她们家既无男人,也没有耕牛,那块地还没有犁过,姊妹俩正在持刀砍地,把土翻松。
姊妹俩说家境贫寒,母亲已经年衰体弱,哥哥从军去了,还没有娶嫂嫂。
去年灾疫流行,耕牛病死了,无法耕地,只好截下一段绢去集市上卖,得以买刀翻地。
怕被人耻笑,姊妹俩只好用头巾把脸遮起来,干着牛一样的重活,不知还有谁与她们一样蒙羞劳作。
她们互相提携帮助,专心低头弯腰翻地,看不见地旁的路人,只看见前面的黄土,又累又急,心中满是苦楚。
她们整好田畦、田垄,以防杂草侵苗;疏通田沟,修好田埂,等待下雨。
正午时分,二女收工回家吃午饭,此时正好有野雉从田间惊起,啼叫着飞走了。
姊妹俩看到东邻西舍的花都已经开尽,不禁惋惜青春虚度,泪流满衣。








女耕田行注解

1
乳燕:新生的小燕。
2
无人:指无男劳力。
3
不及犁:来不及犁。
4
泥:慢、滞。
5
牛囤:牛栏。
6
空:指牛已因灾疫死去。
7
截绢:割下一段绢。
8
畏人识:古代男耕女织,未嫁女子耕田被认为是可耻的事,故以头巾掩面,怕人认出。
9
谁与同:指无人分担她们的艰苦。
10
相携:相依赖。
11
下饷归:休息回家吃饭。
12
可怜:可爱。
13
雉:指正在求偶的野鸡。
14
花发尽:指姑娘们都出嫁了。
15
惜:痛惜。

作者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 唐代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浪息定何时,龙门到恐迟。
轻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上国杳未到,流年忽复新。
回车不自识,君定送何人。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