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雨抹晴妆
沁园春·雨抹晴妆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
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
千百栖鸟,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
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
佳人何日重逢。
问还肯扁舟载酒从。
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
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
空回首,望五湖鸥鹭,心事容容。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
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举杯长揖常娥,高情怜我霜髯白。
婆娑树底,老蟾何物,千秋一色。
一镜高悬,肺肝洞烛,了无尘隔。
任忆千万里,同然玉界,都不管、天南北。
老子萍蓬踪迹。
对西风、几番行役。
平生玩事,从头细数,山川历历。
明月明年,知它何处,能如今夕。
惜无人共我,登楼酹古,一笑横笛。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
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
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
算纷纷、为谁驱役。
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
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
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