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日丽风暄
永遇乐·日丽风暄
日丽风暄,暗催春去,春尚留恋。
香褪花梢,苔侵柳径,密幄清阴展。
海棠零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
有轻盈、幄姿靓态,缓步阆风仙苑。
绿丛红萼,芳鲜柔媚,约略试妆深浅。
细叶来禽,长梢戏蝶,簇簇枝头见。
酡颜真发,春愁无力,困倚画屏娇软。
只应怕、风欺雨横,落红万点。

作者简介

赵师侠
赵师侠 宋代诗人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飘流踪迹,趁春来、还趁春光归去。
九十韶华能几许,著意留他不住。
趱柳催花,催红长翠,多少风和雨。
蜂闲蝶怨,尽凭枝上莺语。
归棹去去难留,桃花浪暖,绿涨迷津浦。
回首重城天样远,人在重城深处。
惜别愁分,凝暗有泪,总寄阳关句。
不堪肠断,恨随江水东注。
电绕神枢,华渚流虹,诞弥良用佳辰。
万宇讴歌归舞,宝历增新。
四七年间盛事,皇威畅、边鄙无尘。
仁恩被,华夏咸安,太平极治欢声。
重华道隆德茂,亘古今希有,揖逊重闻。
圣子三宫欢聚,两世慈亲。
幸际千秋圣旦,沾镐宴、普率惟均。
封人祝,亿万斯年,寿皇尊并高真。
心景雨无著,情物岂能移。
超然远览失笑,名利苦纷驰。
一品官资荣显,百万金珠豪富,空自喜家肥。
会得个中理,川泳与云飞。
静中乐,闲中趣,自舒迟。
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
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连卮。
万法无差别,融解即同归。
人生如寄耳,世态逐时移。
浮名薄利能几,方寸漫交驰。
粗足生涯随分,到眼风光可乐,终不羡轻肥。
有志但长叹,无路且卑飞。
恨年华,何去速,又来迟。
绿荫浓映池沼,縠浪皱风漪。
啭午莺声睍睆,滚地杨花飘荡,爱景惜芳卮。
此意谁能解,一笑任春归。
连枝蟠古木,瑞阴映晴空。
桃江江上景,古今同。
忙中取静,心地尽从容。
扫尽荆榛蔽,结屋诛茅,道人一段家风。
任乌飞兔走匆匆。
世事亦何穷。
官闲民不扰,更年丰。
箪瓢云水,时与话西东。
真乐谁能识,兀坐忘言,浩然天地之中。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