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拙·所禀有巧拙
咏拙·所禀有巧拙
所禀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赋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愚且蠢,我命薄且屯。
问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亦曾举两足,学人蹋红尘。
从兹知性拙,不解转如轮。
亦曾奋六翮,高飞到青云。
从兹知命薄,摧落不逡巡。
慕贵而厌贱,乐富而恶贫。
同此天地间,我岂异于人。
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
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
葺茅为我庐,编蓬为我门。
缝布作袍被,种谷充盘飧。
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优哉复游哉,聊以终吾身。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世役不我牵,身心常自若。
晚出看田亩,闲行旁村落。
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
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
田翁累我喜,默起具尊杓。
敛手笑相延,社酒有残酌。
愧兹勤且敬,藜杖为淹泊。
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
停杯问生事,夫种妻儿获。
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
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
饥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
有官慵不选,有田慵不农。
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
有酒慵不酌,无异尊常空。
有琴慵不弹,亦与无弦同。
家人告饭尽,欲炊慵不舂。
亲朋寄书至,欲读慵开封。
尝闻嵇叔夜,一生在慵中。
弹琴复锻铁,比我未为慵。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余。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余。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世路重禄位,栖栖者孔宣。
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
二人如何人,不奈命与天。
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
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
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
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
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
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
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
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
体非导引适,意无江湖闲。
有兴或饮酒,无事多掩关。
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秋不苦长夜,春不惜流年。
委形老小外,忘怀生死间。
昨日共君语,与余心膂然。
此道不可道,因君聊强言。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