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母庙·帝武启宗周
启母庙·帝武启宗周
帝武启宗周,玄鸟浚哲商。
涂山配神禹,独不嗣娥姜。
异时天与贤,嗣子繄匪良。
欲肇天与子,是用开厥祥。
钧台享群后,有扈诛叛方。
谁令讴与讼,帝畀有夏昌。
推此方朱均,巍巍真令王。
伯阳指株李,阿衡降空桑。
龙踞生汉祖,龙漦诞褒娼。
石裂何足问,世语多荒唐。
若比望夫山,虽怪犹有光。

作者简介

李廌
李廌 宋代诗人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彷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
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
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
愿言停笑驩,察我心所祈。
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
金针度彩缕,宝奁卜蛛丝。
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
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
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
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
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
牵牛常服箱,织女不下机。
牵牛教人巧,积仓岁无饥。
织女教人巧,笥箧余裳衣。
伊谁询儿女,组绣穷毫厘。
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
宣淫五云上,此论乃吾欺。
吾为牛女辨,欲判千古疑。
老桐初无异,憔悴辈散木。
良材固自信,终岁委空谷。
孤根听霜霰,厥命寄樵牧。
虽云具宫徵,谁意望琴筑。
天公怜冤愤,霹雳驱怪伏。
蛟龙出苍干,电火燃裂腹。
造物一愍吊,为惠在反覆。
神驰变废物,瞻赏改旧目。
裂为君子琴,日奏太古曲。
因知物兴废,尚尔转祸福。
志士抱孤操,来者怳未卜。
壮年昧筹算,奚用定荣辱。
汝阳使君如孙武,文章绝人喜军旅。
要知谈笑能治兵,戏教红妆乐营女。
白氈新袍锦臂鞲,条脱挂弓腰白羽。
彩错旌旗照地明,傍花映柳陈部伍。
须臾观者如堵墙,彷佛如临矍相圃。
一人中的万人呼,丝管呶嘈间钲鼓。
臂弓上为使君寿,遍及四筵乐具举。
使君一笑万众喜,堂上酒行堂下舞。
锦段银荷翠玉钿,意气扬扬皆自许。
傥令被甲执蛇矛,恐可横行擒赞普。
大胜吴宫申令严,两队宫娃啼且怖。
阖闾台上呼罢休,将军虽贤亦觕卤。
岂知使君不忘战,聊以戎容娱樽俎。
夕阳卷旗去翩翩,使君要客登画船。
美人不暇别妆洗,战士结束围华筵。
皆疑征南汉将帅,楼船下濑方凯还。
军中不应有女子,偏裨校尉何其儇。
使君湖光照楼观,一碧不辨水与天。
渐看暝色著疏柳,已见白苹浮暮烟。
银汉斜横北斗淡,明月碧玉疏星联。
舟人罢唱时弄笛,艇子趁鱼行扣舷。
隔浦荧荧见渔火,意中竹篱青旆悬。
虽无荻花与枫叶,全似送客湓江壖。
亟令周娘作新曲,周娘琵琶京洛传。
不惜千呼与万唤,便时转轴仍拨弦。
冯夷阳侯或静听,穹龟大鱼或後先。
且言白傅时落寞,草草会遇仍嫣然。
使君闻名满台阁,虎符麃轼聊周旋。
风流乐事虽可记,皆过孙白二子前。
会看和戎竟先列,铁骑百万临三边。
报功女乐赐二八,粉白黛绿皆婵娟。
青云乞身归旧里,汾城故地依林泉。
琵琶亭中望汝海,无忘饮中今八仙。
咸雍山河互王霸,泾渭为隍城堑华。
曲江台沼备豫游,秪与画师供入画。
长安城西山万重,昆明烟浪绕新宫。
新蒲细柳春风里,万户千门佳气中。
我生不及开元时,犹喜此图今见之。
苍莽烟绡横短幅,眼中终南倒溪渌。
倾城士女巷无人,三月三时曲江曲。
老稚妍媸贱或贵,来者携壶归者醉。
笔端造化有能事,各肖人人乐游意。
如今此地空尘迹,石鲸纵在如铜狄。
宜春五柞更萧条,无复榛中得遗甓。
我愿吾王明六符,不蹈汉唐耳目娱。
池御假民任畋渔,无令画师为画图。
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