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游·柳丝曳绿
扫地游·柳丝曳绿
柳丝曳绿,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
石榴绽也。
看猩红万点,倚亭欹榭。
锁闼深中,料想酒阑歌罢。
日将下。
是那处藕花,香胜沈麝。
窗外风竹打。
似破戛玉敲金,送声潇洒。
共观古画。
唤石鼎烹茶,细商幽话。
宝鸭烟消,天外新蟾低桂。
凉无价。
又丁东、数声檐马。

作者简介

刘清之
刘清之 宋代诗人

刘清之,[公元?年至一一九o年左右]字子澄,江西临江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书传。绍兴二十七年,(公元一一五七年)举进士第。历知宜黄县。周必大荐于孝宗,得召对,改太常主簿。除通判鄂州,改衡州。光宗即位,起知袁州。适清之疾作,犹贻书执政论国事。初,清之欲应博学宏词科,及见朱熹,尽取所习焚之,慨然有志于义理之学。清之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外书、戒子诵录、庄总录、祭仪、诗令书、续说苑、文集、农书等,并传于世。

刘清之,[公元?年至一一九o年左右]字子澄,江西临江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书传。绍兴二十七年,(公元一一五七年)举进士第。历知宜黄县。周必大荐于孝宗,得召对,改太常主簿。除通判鄂州,改衡州。光宗即位,起知袁州。适清之疾作,犹贻书执政论国事。初,清之欲应博学宏词科,及见朱熹,尽取所习焚之,慨然有志于义理之学。清之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外书、戒子诵录、庄总录、祭仪、诗令书、续说苑、文集、农书等,并传于世。
柳色青青罩翠烟。
花光灼灼映临川。
欲知窈窕呈祥日,恰近清明淑景天。
浮瑞霭,庆真仙。
不须男女祝椿年。
异时早约西王母,剩折蟠桃荐寿筵。
又匆匆、月鞭露镫,梅花江上归路。
海图破碎来时线,何以彩衣低舞。
风雪暮。
正望断青山,一发云横处。
浩歌独举。
便想见迎门,牵衣儿女,总是旧眉妩。
阳关曲,挥洒紫薇花露。
妙音清远高古。
经寒杨柳休轻折,摇动一溪霜雾。
甘郸步。
笑布袜青鞋,去住知何许。
汀鸥少鹭。
若问我重来,明年有约,今日是前度。
浩荡青冥。
正凉露如洗,万里虚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指蓬莱路,渺何许、月冷风清。
重南楼、一声长笛,几点残星。
西风旧年有约,听候蛩语夜,客里心惊。
红树山深,翠苔门掩,想见露草疏萤。
便乘风归去,阑干外、河汉西倾。
笑淹留,划然孤啸,云白天青。
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
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
欹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
卷沙侵、随意理琴丝,黄金缕。
鲛绡扇,轻轻举。
龙涎饼,微微炷。
向水晶宫里,坐消襻暑。
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
最好是、活水沦新茶,醒春醑。
江南十月春风早。
见枝上、梅英小。
爱日初升清雾晓。
绣筵中启,星图高挂,膝下斑衣烧。
今年献寿多欢笑。
弄玉新将二雏好。
此曲尊前何所祷。
十分康乐,十分强健,一树壮棒老。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