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暮春之初,张仲甫中翰应昌邀集湖上,次张韵,梅茂才住钺见赠韵
摸鱼儿·暮春之初,张仲甫中翰应昌邀集湖上,次张韵,梅茂才住钺见赠韵
过清明、一番轻软,新黄都在垂柳。
东风细逐平芜远,吹送钿车罗袖。
春似绣。
都付与、才人滴粉搓酥手。
绯桃谢否。
乍急雨跳珠,飞花湿锦,幽涧玉琴奏。
江南望,空自登临念旧。
沈酣聊学犀首。
新亭无限河山泪,遣恨暂销杯酒。
莺燕瘦。
怅六代、琼枝又到飘零后。
闲鸥梦久。
待笛谱同修,渔篷稳坐,尘事且缄口。

作者简介

黄燮清
黄燮清 清代诗人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絮扑征衫,灯煎离绪,客与残春同远。
思君梦枕,送子烟波,难化渡江云片。
还念干戈未休,狎水凌波,健儿骄悍。
便琵琶行酒,忧时伤遇,泪襟难浣。
曾记我、兰泽寻盟,桐庐携棹,一路青山看遍。
银釭听雨,玉轸哀秋,苦味那回经惯。
谁信前游后游,滕阁斜阳,乱离曾见。
叹茫茫尘劫,不堪重省,战场词卷。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
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
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
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
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
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
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碧云高,良夜静。
楼在花阴,月在花阴等。
燕子梦长吹欲醒。
四面青山,对面青山应。
艳情飘,幽绪警。
各处黄昏,各样愁人听。
未是秋来先已冷。
一树垂杨,一树相思影。
篷窗容与,载酒寻芳,趁雨晴烟晓。
山南山北,千万树、疏密横斜都好。
香随风远,渐透入、绮裙罗抱。
绕曲亭、面面清流,替写绿衣仙照。
偶然客路勾留,但草草游春,野鹤应笑。
衫痕鬓影,飘飏处、一路轻寒难扫。
故园溪上,想今日、也应开了。
问水房、九折红栏,可有玉钗人靠。
游人合是风吹聚。
共领略、林泉趣。
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
水外烟痕烟外树。
衬数点、画中楼宇。
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
木兰船系垂杨渡。
正红衣、隔秋浦。
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人心处。
古岸日斜蝉自语,被一片、绿阴遮住。
载得晚凉归,响几声柔橹。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