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春暮郊行
百字令·春暮郊行
茫茫原野,正春深夏浅,芳菲满目。
蓄得新亭千斛泪,不向风前枨触。
渲碧波恬,浮青峰软,烟雨皆清淑。
渔樵如画,天真只在茅屋。
堪叹古往今来,无穷人事,幻此沧桑局。
得似大江流日夜,波浪重重相逐。
劫后残灰,战馀弃骨,一例青青覆。
鹃啼血尽,花开还照空谷。

作者简介

汪精卫
汪精卫 近代诗人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风叶书窗,霜藤绣壁,萧疏近水人家。
初日钩帘,遥青恰映檐牙。
湖山已似曾相识,况旧游人倚平沙。
最勾留、泉冷风篁,石醉烟霞。
湖光不被芳堤隔。
但东西吹柳,远近浮花。
水澹山柔,轻烟晕出清华。
夷犹一棹凌波去,乱野凫、飞入蒹葭。
夜如何?
皓月当头,照澈天涯。
风惜残红,雨培新绿,又是一番天气。
浅草鸣蛙,浮萍聚鸭,各有十分生意。
谁道春归了,看满眼芳菲如此。
空怜啼鴂多情,声声为春憔悴。
省识清和味好,况野色晚来,恰称新霁。
薄霭收霏,流虹散彩,玉宇天然无滓。
一点溪山月,曾照我杏花阴里。
只愿清辉、湛然不令心起。
日暮倚江楼,问君何所思?
萧萧天地间,秋风来以时。
君如王仲宣,瑰丽多文词。
江山本吾土,俛仰聊自怡。
知不因登楼,而兴游子悲。
君如张季鹰,不为好爵糜。
家在莼鲈乡,何以乐栖迟。
知不因秋风,慨然始怀归。
向晚天气佳,丛菊盈东篱。
有石宜弹琴,有酒宜赋诗。
舍此忽有念,兀兀将何为?
由来贤哲人,万感积心期。
莛钟偶然值,一纵不可羁。
有如云生石,因风自逶迤。
又如丝出茧,映日成离披。
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倪。
君既不能名,我亦不自知。
芦渚烟漫漫,水远天低垂。
望门投止者,踯躅将何依。
安得为芦花,毋使悲鸿罹。
枫林霜斑斑,有若别泪滋。
世间诸儿女,一例伤乖离。
安得为红叶,宛转与通辞。
秋光渺无际,秋思亦如之。
茫茫良自失,喋喋恐非宜。
不如酌美酒,与君尽一卮。
馀霞灭天际,山寺渐沈黑。
方庭蓄万绿,一一泼浓墨。
岩壑入黝冥,深沈不可测。
泉声出万寂,流远韵更彻。
似闻穿林去,邂逅涧中石。
微风一吹荡,松籁与之洽。
坐久夜逾明,纤月吐云隙。
幽辉才半林,树影清可织。
栖鸦枝不动,想象梦魂适。
幽景信难摹,苦吟终未得。
行吟未罢,乍悠然相见,水边林下。
半塌东篱,淡淡疏疏,点出秋光如画。
平生绝俗违时意,却对我、一枝潇洒。
想渊明、偶赋閒情,定为此花萦惹。
正是千林脱叶,看斜阳阒寂,山色金赭。
莫怨荒寒,木末芙蓉,冷艳疏香相亚。
不同桃李开花日,准备了、霜风吹打。
把素心、写入琴丝,声满月明清夜。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