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挽歌
相和歌辞。挽歌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
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
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圜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世人求富贵,多为身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布衾不周体,藜茄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已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终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
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
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
——白居易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
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
——王起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刘禹锡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
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
——白居易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王起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
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
——刘禹锡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
——白居易峰峦侵碧落,草木近朱明。
与点非沂水,陪膺是洛城。
——王起拨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
几处能留客,何人唤解酲。
——刘禹锡旧仪尊右揆,新命宠春卿。
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白居易青林思小隐,白雪仰芳名。
访旧殊千里,登高赖九城。
——王起酂侯司管钥,疏傅傲簪缨。
纶綍曾同掌,烟霄即上征。
——刘禹锡册庭尝接武,书殿忝连衡。
兰室春弥馥,松心晚更贞。
——白居易琴招翠羽下,钩掣紫鳞呈,只愿回乌景。
谁能避兕觥。
——王起方知醉兀兀,应是走营营。
凤阁鸾台路,从他年少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