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考工记口义
重修考工记口义
千金求得自河间,此记尤奇似五官。
文苦聱牙精识少,物穷纤悉辨名难。
牙围以后图方见,口义于今缺不完。
师说幸然无失坠,书成只恨鬓凋残。

作者简介

林希逸
林希逸 宋代诗人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老去田翁多狎友,年来观主换新衔。
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
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
少日无端苦学诗,倚楼面壁总成痴。
断无子美惊人语,差似尧夫遣兴时。
最上宗风埋没久,新来家数见闻知。
吾生恐被师传误,自比灵云更不疑。
见彻深微字字精,五千言在与谁明。
事因借喻多成谤,经不分章况立名。
数十有三元是一,道虚无实始为盈。
苏云近佛非知老,老说长生佛不生。
为道难言不著书,但知日用是根株。
当筵自昔倾龙象,嗣法何人识马驹。
六学即今皆剿说,一齐孤立可长吁。
犀斜南谷穷愁骨,仙境能谈旧事无。
入夜新凉乍满襟,檐前花竹弄清阴。
好时好日随缘住,非月非风得趣深。
书到七篇偏有味,诗留千载待知音。
从来一点圆明处,不是禅心是本心。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