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题凤桥倚棹图,许太彦直振身为陈珊葆校书作
忆旧游·题凤桥倚棹图,许太彦直振身为陈珊葆校书作
记船移六柱,水点三篙,问讯鸥波。
偷放寻春假,泥珊裙醉艳,宝扇微歌。
楚弦惯咽凄语,离绪织愁梭。
怅画里青山,虚名白鹊,未解填河。
蹉跎。
少年事,怕晨奁夕镜,瘦减双蛾。
我亦伤迟暮,算黄金铸恨,两处谁多。
彩云散作零梦,如剪断秋罗。
便有约重来,桃花易落人奈何。

作者简介

黄燮清
黄燮清 清代诗人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
聊自遣。
君莫怅、广文官冷投闲散。
愁眉暂展。
认几点苍山,几枝疏柳,青到看书眼。
篷窗静,小坐横陈万卷。
黄童惭未窥见。
嫏嬛福地留清梦,却趁藕花风便。
帘半卷。
更补写、添香小影神仙眷。
鸣舷去缓。
正弟子携尊,渔郎问字,相望暮云远。
泛沙棠艇子载闲鸥,来寻异乡春。
看长江似醋,东风如酒,渐醉离人。
谁染胭脂万树,衬醒远山痕。
不在天涯看,已是销魂。
休说画楼人面,便露根烟叶,尽种愁因。
记流莺门巷,花影织成云。
好天台、婵娟轻别,叹阮郎、犹未厌红尘。
清明近、又归期误了,事事因循。
临江萧寺夕阳中。
垂柳舣孤篷。
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
喷作杜鹃红。
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
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
胭脂染出相思稿,轻帆画中留住。
锦湿山屏,绡明水槛,红得溪桥无路。
天生艳土。
倒万斛流霞,醉伊鸥鹭。
便是仙源,不须重问旧渔父。
湔裙时节过了,正疏疏密密,摇飏烟缕。
唾晕堪怜,啼痕似别,全仗轻阴调护。
春心自苦。
莫认作寻常,妒花风雨。
有约重来,美人休怨楚。
碧云笼院宇,提壶唤起,天涯鸥鹭。
水阁烟亭,雅称俊游尊俎。
一月春阴未醒,早耽误、芳华如许。
闲意绪。
催成薄醉,坐销香炷。
残灯送客湖边,绕曲折长堤,夜深归路。
垂柳丝丝,错认晓寒离浦。
似恐相思忘了,写澹月、疏星微雨。
愁听取。
三更四更更鼓。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