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吾族白眉良,才华动洛阳。
观光初入仕,应宿始为郎。
飞萤玩书籍,白凤吐文章。
海卿逾往雅,河尹冠前张。
择才绥鄢郢,殊化被江湘。
高楼临广陌,甲第敞通庄。
列馆邙山下,疏亭洛水傍。
昌年赏丰陌,暇日悦林塘。
衣冠皆秀彦,罗绮尽名倡。
隔岸闻歌度,临池见舞行。
门庭寒变色,棨戟日生光。
穷阴方叆叇,杀气正苍茫。
感时兴盛作,晚岁共多伤。
积德韦丞相,通神张子房。
吟草遍簪绂,逸韵合宫商。
功名守留省,滥迹在文昌。
家园遥可见,台寺近相望。
无庸乘侍谒,有暇共翱翔。
棣华依雁序,竹叶拂鸾觞。
水坐怜秋月,山行弄晚芳。
恩华惭服冕,友爱勖垂堂。
无由报天德,相顾咏时康。

作者简介

韦嗣立
韦嗣立 唐代诗人

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

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时任莱芜县令。韦思谦子,韦承庆弟。少举进士,任双流令,政有殊绩。武后、中宗时,历位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龙时任兵部尚书。韦嗣立因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奉诏附韦后属籍。韦后临朝乱政,为玄宗所杀,韦嗣立为此受到株连,徙往陈州,死后追谥为“孝”。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弱龄好经籍,披卷即怡然。
披精四十载,驰骋数千言。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鲁史君臣道,姬书日月悬。
从师改炎燠,负笈遍山川。
上异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荣拾青紫,名价接通贤。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
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晚怀重虚旷,养志息雕镌。
登高惭思拙,匠物谢情妍。
不慕张平子,宁希王仲宣。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循循劳善诱,轧轧思微牵。
琢磨才既竭,钻仰德弥坚。
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
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
更执抠衣礼,仍开函丈筵。
雾披槐市蔼,水静璧池圆。
愿逐从风叶,飞舞翰林前。
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
时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
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
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
微臣忝东观,载笔伫西成。
南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
旗鼓临沙漠,旌旄出洛畿。
关山绕玉塞,烽火映金微。
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
躞蹀临河骑,逶迤度陇旂。
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
车马生边气,戈鋋驻落晖。
夏近蓬犹转,秋深草木腓。
饯送纡天什,恩荣赐御衣。
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尝闻夏太康,五弟训禽荒。
我后来冬狩,三驱盛礼张。
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
奔走未及去,翾飞岂暇翔。
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
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
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
得失鉴齐楚,仁思念禹汤。
雍熙亮在宥,亭毒匪多伤。
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