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荷·衡茅岑寂掩柴关
盆荷·衡茅岑寂掩柴关
衡茅岑寂掩柴关,庭下萧疏竹数竿。
狭地难容大池沼,浅盆聊作小波澜。
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凉风助晓寒。
不校蹄涔与沧海,未知清兴有谁安。

作者简介

程颢
程颢 宋代诗人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骤经微雨过芳郊,转觉长河气象豪。
归骑已登吴坂峻,飞云犹认华山高。
门前岐路通西国,城上楼台压巨涛。
欲问甘棠旧风化,主人邀客醉香醪。
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
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平日邀相见,过门又不逢。
贪随看花伴,应笑我龙钟。
治剧君能佚,居闲我更慵。
自惟降藻丽,不解断舂容。
寡和知高唱,深情见古风。
静吟梁甫意,真似卧隆中。
狱讼已闻冤滞雪,田农还喜土膏匀。
只应野叟犹相笑,不与溪山作主人。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