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
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
春云阴阴围绣幄,梨花风紧罗衣薄。
白头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终泪先落。
收泪从容说姓名,十三歌学郭芳卿。
先皇最爱芳卿唱,五凤楼前乐太平。
鼎湖龙去红妆委,此曲宜歌到人耳。
潜向东风作慢腔,梨园不信芳卿死。
从此京华独擅场,时人争识杜韦娘。
芙蓉秋水黄金殿,芍药春屏白玉堂。
风尘回首江南老,衰鬓如丝颜色槁。
深叹无人听此词,纵能来听知音少。
说罢重歌尔莫辞,我非徒听更能知。
樽前多少新翻调,一度相思一皱眉。

作者简介

杨基
杨基 明代诗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十年在羁旅,未尝忧别离。
如何与君辞,怆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俦,语默皆可师。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不劳绮绣文,自然适时宜。
嗟我百无补,不异面有眉。
既乏视听功,宁免耳目嗤。
君行值重午,高花发榴葵。
荆人击鼍鼓,舟楫挟两旗。
当时怀沙心,后世为水嬉。
作歌赠君别,秋风以为期。
坐有重毡食有鱼,眼能识字手能书。
山于秋水船头看,家在春波门外居。
预折杨枝插绕檐,豆糜香软麦饧甜。
春衣未染新丝织,午篆犹分旧火添。
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
不因人远伤离别,那得春愁上短髯。
黄梅雨晴桑重绿,南风楝花开蔌蔌。
故人谒我此山隈,带束乌犀帽轻縠。
入门相顾如梦寐,名姓虽忘面仍熟。
久之稍稍忆旧游,尚恐非真问童仆。
遂昌先生客满座,君时雄辩众宾服。
先生博学且敬君,况我才疏敢相逐。
苏台一别已十载,世事飘如电经目。
羡君游侠印屡悬,嗟我巢倾卵俱覆。
去年谪官向河洛,手脚酸皲双鬓秃。
归来亲友半死生,不意逢君此江曲。
摩挲老眼为君喜,更觉君颜美如玉。
龙江花落乳燕飞,芙蓉叶大笋过竹。
杀鸡沽酒招我饮,烂醉颓然坦其腹。
深情密意语未终,舟楫匆匆去何速。
临流索我题诗送,诗句难工羞再读。
庐山东来五老峰,大孤小孤青乱矗。
着我茅茨一二间,悠然醉把东篱菊。
半晌无言却敛眉,玉簪斜堕翠鬟欹。
相逢莫说伤心事,才入深宫自得知。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