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
适有客以《金陵五题》历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
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金陵五题·并序译文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我年少时作客江南,却从未游过秣陵,曾为此感到遗憾。后来当了历阳郡守,也只是踮起脚跟远望。刚好有一个客人拿了他所作的《金陵五题》给我看,由此而愉快地产生联想,忽有所得,写成这组诗。后来友人白乐天摇头长吟,叹赏多时,且说:“《石头城》一诗咏了‘潮打空城寂寞回’,我知道以后的诗人再也无法下笔了。”其余四首虽不及这一首,但也没有辜负乐天这番话。
石头城淮水东边升起的依旧是当年明月,夜深时分还一样穿过女墙照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朱雀桥边长满了丛丛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夕阳渐渐地西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台城的六代帝王都竞相奢侈,陈后主结绮楼临春阁最豪华。
乌衣巷现在万户千门都长满了野草,就由于后主那曲玉树后庭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当年生公说法鬼神也来听讲,死后一座空堂夜里都不用关门。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讲经的高座冷落得积满灰尘,只见一片月光正映照着这院庭。
台城南朝的词臣做北朝的客人,回到南朝却只见秦淮河依旧青碧。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还有那池台竹树三亩有余,至今人们说那就是当年江家宅第。
我年少时作客江南,却从未游过秣陵,曾为此感到遗憾。后来当了历阳郡守,也只是踮起脚跟远望。刚好有一个客人拿了他所作的《金陵五题》给我看,由此而愉快地产生联想,忽有所得,写成这组诗。后来友人白乐天摇头长吟,叹赏多时,且说:“《石头城》一诗咏了‘潮打空城寂寞回’,我知道以后的诗人再也无法下笔了。”其余四首虽不及这一首,但也没有辜负乐天这番话。 群山环绕那旧都的城墙四围还在,江潮拍击这空城又寂寞地退回。 淮水东边升起的依旧是当年明月,夜深时分还一样穿过女墙照来。 朱雀桥边长满了丛丛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夕阳渐渐地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台城的六代帝王都竞相奢侈,陈后主结绮楼临春阁最豪华。 现在万户千门都长满了野草,就由于后主那曲玉树后庭花。 当年生公说法鬼神也来听讲,死后一座空堂夜里都不用关门。 讲经的高座冷落得积满灰尘,只见一片月光正映照着这院庭。 南朝的词臣做北朝的客人,回到南朝却只见秦淮河依旧青碧。 还有那池台竹树三亩有余,至今人们说那就是当年江家宅第。
金陵五题·并序注解
金陵五题·并序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当时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金陵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根据诗序,当时有人写了五首关于金陵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和作了这组诗。
金陵五题·并序赏析
《金陵五题》分别吟咏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着笔,反复表现“兴亡”这一核心主题。 第一首写石头城故址和旧景犹存,但人事已非,六代的豪华已不复存在,为此引发无限的感慨。诗中句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思想在字面上不着痕迹,而深味其境,则各有会心。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 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还”字,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此诗寄托诗人昔日繁华无处寻觅的感慨,江城涛声依旧在,繁华世事不复再。诗人怀古抒情,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第二首诗表现对世事多变、荣辱无常的感叹,揭示豪门大族的荣耀难以持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读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第三首这首怀古诗,以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首句总写台城,综言六代,是一幅鸟瞰图。“六代竞豪华”,乍看只是叙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联想到当年金陵王气,今日断瓦颓垣,这就有了形象。“豪华”之前,着一“竞”字,直贯六朝三百多年历史及先后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竞”当然不是直观形象,但用它来点化“豪华”,使之化成了无数幅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它比单幅图画提供的形象更为丰满。 次句在画面上突出了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事最奢”是承上“豪华”而发的议论,“最”字接“竞”字,其奢为六朝之“最”,可说登峰造极,那么陈后主的下场如何,是不难想象的了。这一句看起来写两座高楼,而议论融化在形象中了。这两座高楼,虽然只是静止的形象,但诗句却能引起读者对楼台中人和事的联翩浮想。似见帘幕重重之内,香雾缥缈之中,舞影翩翩,轻歌阵阵,陈后主与妖姬艳女们正在纵情作乐。诗的容量就因“结绮临春”引起的联想而更加扩展了。 第三句记楼台今昔。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成”字,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数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野草,其中极富深意。读者仿佛置身于惨碧凄迷的瓦砾堆中,当年粉黛青蛾,依稀可见;今日累累白骨,怵目惊心。 结句论述陈后主失国因由,诗人改用听觉形象来表达,在“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使人联想到当年翠袖红毡,缓歌曼舞的场面,不禁使人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剧发出深沉的感叹。 怀古诗往往要抒发议论的,但这首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这样,读者毫不感到是在听诗人枯燥地讥评古人古事,只感到在读诗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第四首咏唱金陵的一处佛教古迹,生公是对东晋高僧竺道生的尊称。相传他特别善于讲说佛法,刚到苏州时,由于不被了解,无人听讲,于是就对着石头讲了起来,结果石头都受了感动,点头赞许。“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谚语,就是说的这件事。可以想见,他在金陵的传法活动也一定是非常热烈的,所以有“生公说法鬼神听”一句。不说人听,而说鬼神听,形象地渲染了当时听讲人数的众多和虔诚,这是深入一层写。但后三句却由热变冷,转写生公身后的萧条。萧条的标志是,当年的讲堂现在已经一片冷清,连夜间都不用上锁了。那庄严的高座,已是布满灰尘,无人过问。最后一句说,一方皎洁的月色,洒在庭院之中,恰好形成别具一格的优美景象。寻常之景,写来却觉别有韵味。“可”字用得妙,增添了景色的迷人之象。 第五首是组诗的最后一首,南朝有两个江令,一是江淹,二是江总。江淹没有到过北方,江总曾由陈入隋。根据此诗首句可确定这里的“江令”指的是江总。江总和陈后主等一批文人创作了大量的侧艳诗,被称为宫体诗的最后一批诗人。陈亡后,江总一度入隋为官,后来放归江南,终老江都(今江苏扬州)。首句“南朝词臣北朝客”就是对江总一生的经典概括。 《江令宅》是《金陵五题》中的最后一首。创作这组诗时,正是唐后期时局动荡的时候。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是导致唐朝后期政局不稳的三个主要因素。宦官问题,“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宦官的专权骄横,威胁皇权,引起皇帝和朝臣的强烈不满。因此唐中后期,发生多次皇帝与朝官联合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其中最为激烈的两次斗争是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805年)和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刘禹锡作为在“永贞革新”中失败的朝臣,和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江州司马。距离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到奉命回京路过金陵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其间不断地被提升又被贬黜、被调任。刘禹锡来到江总黯然度过余生的地方,池台依旧,竹树森森,他成了见证历史兴亡的又一位诗人。诗中秦淮碧水这种穿越历史、延续至今的景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总当日的凄凉与诗人今日的惆怅。回首前人的故事,就和每个朝代的兴亡一般,如出一辙。只有秦淮河一如既往地流淌“归来唯见秦淮碧”。 组诗前的小序提到,白居易读了《石头城》一诗,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赞美道:“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这五首诗的确体现了刘禹锡高超的写作技巧。
作者简介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代。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
——刘禹锡护自先辞酒,嫌喧亦彻琴。
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
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
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
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
——刘禹锡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
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
——白居易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
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
——刘禹锡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
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
——白居易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
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
——刘禹锡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
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
——白居易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
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
——刘禹锡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
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
——白居易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
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
——刘禹锡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
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
——白居易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
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唐代。刘禹锡。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刘禹锡护自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白居易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刘禹锡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白居易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刘禹锡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白居易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刘禹锡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白居易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刘禹锡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白居易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刘禹锡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白居易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刘禹锡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白居易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梦扬州乐妓和诗。唐代。刘禹锡。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
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
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畬田行。唐代。刘禹锡。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唐代。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猜你喜欢
- 《给华滋华斯》雪莱
- 《临江仙·一幅鹅溪霜雪练》马需庵
- 《南乡子·霜籁入枯桐》蔡松年
-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段克己
- 《满江红·寿陈丈良臣》段克己
- 《栖息着的鹰》佚名
- 《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华兹华斯
- 《醉后·禅僧劝读传灯录》刘昂
- 《晚祷》兰波
- 《泛舟·勋业时时把镜看》王寂
- 《题庄子祠堂》王寂
- 《铜雀台·铜雀台荒桑柘围》王涧
- 《登定安阁·春风吹袖著栏干》赵秉文
- 《游上清宫·醮罢琳宫日更长》赵秉文
- 《送墨李道士元老》赵秉文
- 《冷山行·禅房阁雨锁春阴》赵秉文
- 《次韵别岁·一日复一日》刘从益
- 《独冠峰·大埚难为兄》赵秉文
- 《鸡鸣山下桥》赵秉文
- 《生日自祝·空囊无一钱》王若虚
- 《好事近·腊近渐知春》吴氏2
古诗大全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春风的古诗大全
- 写次韵的古诗大全
- 写平生的古诗大全
- 写梅花的古诗大全
- 写东风的古诗大全
- 写风雨的古诗大全
- 写西风的古诗大全
- 写江南的古诗大全
- 写秋风的古诗大全
- 写回首的古诗大全
- 写百年的古诗大全
- 写风流的古诗大全
- 写天地的古诗大全
- 写相逢的古诗大全
- 写悠悠的古诗大全
- 写可怜的古诗大全
- 写少年的古诗大全
- 写寂寞的古诗大全
- 写江湖的古诗大全
- 写流水的古诗大全
- 写功名的古诗大全
- 写清风的古诗大全
- 写夕阳的古诗大全
- 写日月的古诗大全
- 写天涯的古诗大全
- 写长安的古诗大全
- 写纷纷的古诗大全
- 写萧萧的古诗大全
- 写西湖的古诗大全
- 写乾坤的古诗大全
- 写黄金的古诗大全
- 写杨柳的古诗大全
- 写江山的古诗大全
- 写扁舟的古诗大全
- 写桃花的古诗大全
- 写岁月的古诗大全
- 写桃李的古诗大全
- 写落日的古诗大全
- 写文章的古诗大全
- 写绝句的古诗大全
- 写风月的古诗大全
- 写芙蓉的古诗大全
- 写富贵的古诗大全
-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 写蓬莱的古诗大全
- 写白日的古诗大全
- 写去年的古诗大全
- 写春色的古诗大全
- 写今朝的古诗大全
- 写白头的古诗大全
- 写世间的古诗大全
- 写徘徊的古诗大全
- 写新诗的古诗大全
- 写斜阳的古诗大全
- 写神仙的古诗大全
- 写黄昏的古诗大全
- 写凄凉的古诗大全
- 写登临的古诗大全
- 写将军的古诗大全
- 写浮云的古诗大全
- 写四海的古诗大全
- 写山水的古诗大全
- 写分明的古诗大全
- 写世事的古诗大全
- 写惆怅的古诗大全
- 写太平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