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冷泉亭)
满江红(题冷泉亭)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
琅玕温。
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满江红(题冷泉亭)译文

亭前的古杉多么挺拔昂扬,就像衣冠楚楚的官员拱立在道路两旁。渐渐地我听到青翠的山谷里传来泉水声,有如群仙从东而下,身上的佩环琤琮作响。谁能相信这奇峰从天竺国飞来,将千丈青壁罗列在西湖边上?这是当年神仙用玉斧削下方壶山,现在它的来历却无人能知端详。
山上草木都因水分充足茂密茁壮,绿玉般的竹林更显得清润。冷泉的流水就像秋天的白露,又好似琼珠落地聚成了波浪。我驾小舟横渡这清澈碧绿的潭水,到达了对岸高耸的冷泉亭。我乘着酒兴起舞,身影如鸾凤在摇荡;我放声高歌,可莫让水底的鱼龙悲泣。这里景物与我老家济南多相像,可恨如今我流落江南,客居他乡!

满江红(题冷泉亭)注解

1
直节:劲直挺拔貌,指杉树。
2
拱立:拱手而立。
3
天峰飞堕:据《临安志》引《舆地志》裁,传说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僧慧理见此山曰
4
方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5
琼珠:喻指露珠。
6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7
玉渊澄碧:潭水深绿清澈。
8
渊:深水潭,指冷泉。
9
凤:传说中的两种神鸟,常喻脱俗不凡之士。
10
浩歌:放声歌唱。
11
鱼龙泣:官水中鱼龙为之动情。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宋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柳边飞鞚。
露湿征衣重。
宿鹭惊窥沙影动。
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
浣沙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盈盈泪眼。
往日青楼天样远。
秋月春花。
输与寻常姊妹家。
水村山驿。
日暮行云无气力。
锦字偷裁。
立尽西风雁不来。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
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
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
休感叹,年华促。
人易老,叹难足。
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
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
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
休更叹、旧时清镜,而今华发。
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
恨苦遭、邓禹笑人来,长寂寂。
诗酒社,江山笔。
松菊径,云烟屐。
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
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却与君相别。
记功名、万里要吾身,佳眠食。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
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
欲说又休新意思,强啼偷笑真消息。
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
倾国艳,难再得。
还可恨,还堪忆。
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
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
问谁家、却有燕归梁,香泥湿。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