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毛公坛
游毛公坛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
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
摆履跨乱云,侧巾蹲怪树。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
两水合一涧,潈崖却为浦。
相敌百千戟,共攂十万鼓。
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
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
一窥耳目眩,再听云发竖。
次到炼丹井,井干翳宿莽。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
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
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
干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
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
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
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
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
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
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
将山待夸娥,以肉投猰貐。
欻坐侵桂阴,不知巳与午。
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
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作者简介

皮日休
皮日休 唐代诗人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婆娑只三尺,移来白云径。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辽夐。
叶健似虬须,枝脆如鹤胫。
清音犹未成,绀彩空不定。
阴圆小芝盖,鳞涩修荷柄。
先愁被鷃抢,预恐遭蜗病。
结根幸得地,且免离离映。
磥砢不难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
毵毵被其体,号为绿毛仙。
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
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
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
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
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
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
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
滴苦破窦净,藓深余甃圆。
澄如玉髓洁,泛若金精鲜。
颜色半带乳,气味全和铅。
饮之融痞蹇,濯之伸拘挛。
有时玩者触,倏忽风雷颠。
素绠丝不短,越罂腹甚便。
汲时月液动,担处玉浆旋。
敢献大司谏,置之铃阁前。
清如介洁性,涤比扫荡权。
炙背野人兴,亦思侯伯怜。
也知饮冰苦,愿受一瓶泉。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太湖有曲处,其门为两崖。
当中数十顷,别如一天池。
号为销夏湾,此名无所私。
赤日莫斜照,清风多遥吹。
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埙篪。
山果红靺鞨,水苔青wK髵。
木阴厚若瓦,岩磴滑如饴。
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
一坐磐石上,肃肃寒生肌。
小艖或可泛,短策或可支。
行惊翠羽起,坐见白莲披。
敛袖弄轻浪,解巾敌凉飔。
但有水云见,更余沙禽知。
京洛往来客,暍死缘宾士。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为。
芒鞋下葑中,步步沉轻罩。
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
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