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金精山凌云亭为王太守赋
寄题金精山凌云亭为王太守赋
仙女谢尘匹,啸歌云雾间。
一朝乘云去,笙鹤渺空山。
山山翠石盘,涧涧飞泉响。
谁凿洞门开,峰前见仙裳。
虚圆若剖瓜,中抱玉清家。
秋风石岩顶,吹下碧桃花。
桃花不到地,化作云飞去。
紫殿十二重,重重映琪树。
太守骑马来,解鞍憩青屏。
冯虚斫山翠,特起凌云亭。
亭中秋气高,濯雪嗽丹井。
遥空明月上,欻见孤鸾影。
露下白石床,满林金橘香。
绿发垂千丈,祇今余几长。
忆同姜炼师,载酒上云摘。
手把女萝衣,题名向东壁。
仙人久相待,重往当何时。
为君扫苔石,更写凌云诗。

作者简介

刘崧
刘崧 诗人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文昌进士颜夫子,昔在筠阳最知己。
春风携酒上方楼,秋雨题诗洞山寺。
当时结交翰墨场,共言意气倾侯王。
岂知风尘各惊散,此地不得同翱翔。
君今只在泸源上,我亦南还窜林莽。
旧交零落海云空,梦里惊呼色凄怆。
往者山寇攻泸源,义门百口今谁存。
况闻亲庭抱永痛,妻子夜哭沙田村。
欲归无家出无仆,两年访我城东屋。
长林春暝风雨交,此日穷居转愁蹙。
柴门苦竹惟鸟啼,流水绕屋生春泥。
苦无一钱沽酒饮,坐据寂寞如枯藜。
鼓笳连江清夜永,短烛孤帷吊形影。
野麦陵陂老雁饥,寒风动竹枯萤冷。
知君豪宕轻黄金,感时亦复忧沉沉。
青云若负壮士志,白日难照愁人心。
谁能短衣事骑射,空遣悲歌泪盈把。
却望文昌从此归,东行定过匡山下。
匡山先生发如丝,十年不出真吾师。
便须晏岁荷短锸,共来山中寻紫芝。
大鼓作鼍鸣,美人花间相对行。
忽闻横吹座中起,吹出双双鸾凤声。
凤声微茫作复止,飞入青天彩云里。
当筵盛酒金屈卮,酌酒劝君君莫辞。
不见堂前桃李树,昨日花发今空枝。
东家作官闹车马,西邻从军能骑射。
一生长客边塞间,芳时不在乡国下。
何如载酒鸣云和,手折山花行唱歌。
少年有酒不痛饮,白发满头君奈何。
是何山莽莽以横,云水浩浩而生风。
天低江迥日欲落,别意乃在苍茫中。
问君此图作者谁?
浙东老人黄大痴。
松江先生旧知己,眼明为写秋江姿。
重坡欹岸东南远,木末参差见层褵。
苍浦遥连楚泽深,石林尽带吴堤转。
是时先生从此归,把钓欲拂云中矶。
长风过雨蒲苇净,水色淡沲沾人衣。
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怅松江渺云隔。
离思犹迷雁荡烟,归心已历洪崖石。
我思大痴焉得从,笔墨往往遗奇踪。
草衣骑牛发如雪,吹笛忆过天台峰。
平生一笔不轻许,傲睨王侯笑尘土。
展图坐对凤山青,却想高情动千古。
君不闻功名利达能几何,长安离别日日多。
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风波。
东方闪闪啼早鸦,美人愁眠隔窗纱。
桐华树下人来往,银床辘轳梦中响。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飞鸿指点向何处,仿佛经行旧时路。
悬岩瑶草不知名,隔水桃花自千树。
问君此图作者谁,甬东边郎风格奇。
丹岩绿水照白雪,高兴如在钟山时。
钟山岧峣皪夹云起,六代繁华付流水。
芳草长怀北固游,啼莺曾识东山妓。
当时二谢声价同,登临到处遗高风。
钓鱼冲雪寒江上,骑马踏云空翠中。
只今南游归未得,日日临图看山色。
凤凰一去来何时,落日荒台梦江北。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