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钱诗盈轴越明年余过
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钱诗盈轴越明年余过
春申下邑荒江演,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条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睠言玉局老飞仙,摩娑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决授长生。
今年欲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作者简介

陆文圭
陆文圭 元代诗人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御史帝耳目,监察沿隋唐。
台阁迥清风,笔简凌秋霜。
澄清一揽辔,驱狸走豺狼。
贤哉故安侯,廉介尤刚方。
闭门杜系谒,上殿肃朝纲。
今侯有祖风,学术尤章章。
出拥簿书尘,入薰书傅香。
胸襟汉石渠,人物鲁灵光。
终然百鸷鹗,不及一鸾凰。
奉国信孜孜,问涂何皇皇。
往岁金陵辙,前年古浙航。
鸣犊有馀哀,河水空洋洋。
行役山川苦,归兴桑麻长。
广陵挹雄胜,平山吊凄凉。
瘦马乏刍枥,寒妾无帛囊。
家瘠道愈肥,躬瘁名逾芳。
昔在东都季,憸佞沉忠良。
知几独子龙,绝迹栖梁碭。
瞻马止谁屋,亦复可怜伤。
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桥西路。
碧鸡坊外少人行,晓带春星自来去。
荒基藓合无寻处,峡川万古流诗句。
紫芝之孙居澄江,琼茅结宇青竹窗。
南墙夜深塔钤语,古寺白鹤飞来双。
索我新吟宝君趣,开卷悠然起幽思。
我尝十年卜山居,经营未有瀼西地。
风流从似老参谋,资给应无贤录事。
顾君分借半间云,胜日当摧茶具至。
蜿蜒西北来,土阜馀百里。
怪石从巉岩,势距三峰止。
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
绵绵亘不断,小峰平而峙。
名虽汉代立,山自开闢始。
我来春雨馀,峰色有如喜。
绿鬟光可鉴,栉沐初出水。
飘渺三仙人,婆娑一老子。
情知隔凡圣,颇亦达生死。
埋金何必问,采药聊复尔。
洞孔滴丹泉,手掬嗽吾齿。
不到青州已月馀,麴生风味近何知。
东坡杯小君应怪,北海樽空客渐稀。
奇士正堪来间字,凝人那复肯还书。
分田种术嗟何晚,独盼庭柯望白衣。
不自柴桑记裹来,似傅晨记入天台。
世间多少荒唐事,何独神仙有是哉。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