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驾行·梅梢琼绽
引驾行·梅梢琼绽
梅梢琼绽,东君次第开桃李。
痛年年、好风景,无事对花垂泪。
园里。
旧赏处、幽葩柔条,一一动芳意。
恨心事。
春来间阻,忆年时、把罗袂。
雅戏。
樱桃红颗,为插边明丽。
又渐是。
樱桃尝新,忍把旧游重记。
何意。
便云收雨歇,瓶沈簪折雨无计。
谩追梅。
凭谁向说,只厌厌地。

作者简介

晁补之
晁补之 宋代诗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窘墙堵之伏潜兮,登斯栖以遐观。
匪吾居之为隘兮,乾坤曶其盂盘。
仰攀甍而拊楯兮,宇旷旷而益宽。
彼何大而能舒兮,吾何眇而莫闲。
霜肃垄而木枯兮,潦收窦而泽干。
蓬鸣野而相追兮,呑海水而天寒。
左睇兮城闉,右盼兮林坰。
商贾纷其书合兮,陶冶蓊其烟兴。
之罘杳以在东,双柏近而青青。
物暇遽之不同兮,余亦不知其何情。
聊浮游以相羊兮,初怫郁而中清。
彼坱圠之无垠兮,人驹隙之暂更。
道本夷而世险兮,夸夺餍而卒平。
周垣兀其跨衍兮,逝千古于樵耕。
春与秋之不淹兮,岁忽忽其峥嵘。
招摇指于北陆兮,澹黄宫之阳生。
固天道之反覆兮,气默会而孤萌。
朝卷箔而极望兮,稍雾廊而日晶。
及旸景之方中兮,晞余发乎南荣。
浮云起而景翳兮,四暝合而覩星。
风摵摵而感轩兮,雀啾啾而赴楹。
收百为以清虑,施余裯而榻横。
漠汹汹而非声兮,邈冉冉而非征。
形欺魄而若存兮,神无亏而靡成。
目瞳垅而罔觌兮,坐待日之方升。
夜寥寥而未央兮,羌不寐而无营。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不周偾西北,川乃东南奔。
宁知六鳌死,竟使二山沦。
不有是难倾,孰维大块根。
尝闻周官说,实惟天帝孙。
神灵所镇守,民物斯芘存。
幽明吻一理,有道惟常尊。
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乃知正直理,足使冥顽敦。
三王有损益,商人所尊神。
明法或不惧,夜行安得逡。
以此辅世教,庶几驱骜民。
暮宿太平驿,不眠虑丝棼。
明朝好天色,万象开胚浑。
势横恒碣尽,支压齐鲁蹲。
五色冒日观,一握通帝阍。
恢拓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泉石竞沮洳,烟岚互纷纶。
高举躐风海,深蹯跆火轮。
涛波卷堆阜,一一溟渤吞。
棋枰视井邑,匕箸藏松椿。
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髀跟。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松列大夫爵,鸁识将军坟。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熏。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麏。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履扪。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仑。
众真迎我语,一笑颜玉温。
是中差可乐,子胡恋尘樊。
答此太遗物,身闲犹事君。
重华迹已远,秦汉事方烦。
成功属吾宋,五礼垂后昆。
皇帝二载春,臣备太史员。
紬绎自帝典,颇识康哉言。
泥金白玉字,愿颂无前勋。
有志类韩愈,无书愧文园。
臣发将雪素,臣心犹日暾。
今此在林薮,跳身同玃猿。
徒观众山小,愁绝下天门。
泾水为渠食万口,一石论功泥数斗。
嗟泾独不似渭闲,安流赴海又西还。
天下楩柟尽隆栋,何如栎社不材间。
无能饱食犹天上,巧智忧劳缘利赏。
我无懋功突厥名,横身为国作长城。
又非石堡将军勍,带刀夺取紫袍荣。
世上此身愚莫比,雾縠翻惭汉童子。
壮心虽欲强自挽,凫足元悭续非喜。
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羞死王嫱马上弹。
时平鸟雀须食尔,鸿羽可用高难攀。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平生交游情,独处不可乍。
那为一马饮,浊水喷百马。
弦歌高楼上,但恨知者寡。
丈人遗世心,口语傥能借。
不然抱幽璞,终岁裹幞帊。
坐令青蝇繁,暂出刑两踝。
儒冠成自误,归去无屋瓦。
赖逢里中贤,筑室各萧洒。
及时秫麦贱,樽酒得同把。
安能效干没,肩与市人亚。
居然邑里号,曾墨为还驾。
况在灶奥间,欲耻王孙贾。
东方钱二百,得米稚啼嗄。
嘲笑坐穷辰,无肉饱伏假。
尚闻剥啄声,聊复屣屐迓。
子常妙工诗,苏李掩曹谢。
有时醉酕醄,大笑翻盏斝。
倒床鼻息恶,唤起对残灺。
复古志尚奇,众竞方独暇。
扪虱与人言,岂不逢谴讶。
崇朝洁腹坐,往往食旁舍。
子固业少成,议论媲风雅。
尝闻庄生说,乃慕巨鱼化。
平居似晏子,志念能自下。
而我独迂疏,通人所讥骂。
正赖觞咏中,得意自陶写。
留连接清晤,欲起不能罢。
是时春雨余,桑密鸠鸣野。
城隅园圃近,款段亦时跨。
便恐百卉阑,晼晚侵朱夏。
人生形骸累,未免俗情诈。
此理岂外求,犹烦詹尹卦。
清风穆然在,如渴啖甘蔗。
况我自散材,谷口躬耕者。
去年秋不在,匏瓠缘庭架。
低回迫荣利,妻子怜王霸。
横经亦强颜,已取或人舍。
但虑宰我愚,松柏谈三社。
翛然一室内,黄卷开佳话。
尺璧竞寸阴,宁复当论价。
吟哦愁肝肾,蟋蟀吊长夜。
鄙俚颇近情,持用自悲诧。
功名与道义,熊掌偕鱼灸。
二事良难兼,夫子贤点也。
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
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