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爽
示爽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
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
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
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
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
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
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
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诗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
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
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
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晨及曲河驿,凄然自伤情。
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
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
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
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馀龄。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
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
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
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
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
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
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
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