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大牢山下
次大牢山下
草树丛祠古,波涛仙掌清。
钟声千里阔,帆影一舟横。
茅屋边山戍,泥墙傍海城。
中原风景异,到此暗伤情。

作者简介

戴良
戴良 诗人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我卜山中居,柴门林际开。
湖光并野色,一一入吾怀。
勿言此居好,殆与素心乖。
越鸟当北翔,夜夜思南栖。
蛟龙去窟宅,常怀蛰其泥。
此土固云乐,我事寡所谐。
惟于酣醉中,归路了不迷。
时时沃以酒,吾驾亦忘回。
白发江湖一病身,平生精力萃斯文。
师门伟器今余几,藩国奇才独数君。
共爱辞华追董贾,肯将出处累机云。
生刍不到黄琼墓,目极五湖西日曛。
我来践斯境,已赋《考槃》诗。
怀此多年岁,一廛今得之。
陶翁徙南村,言笑慰相思。
斗酒洽邻曲,亦有如翁时。
投身既得所,何能复去兹。
鹪鹩一枝足,古语不余欺。
移家东海上,汩没度危时。
草市腥江鲍,民居杂岛夷。
衣冠随俗变,姓字畏人知。
保己无深计,翻言命可疑。
世间有真乐,除是醉中境。
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
陶生久已没,此意竟谁领。
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和陶三四诗,粲粲夜光炳。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