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蝶恋花
环取其终始不绝。
兼致彩丝一絇,文竹茶合碾子一枚。
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洁,鄙志如环不解。
泪痕在竹,愁绪萦丝。
因物达诚,永以为好耳。
心迩身遐,拜会无期。
幽愤所钟,千里神合。
千万珍重。
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慎言自保,毋以鄙为深念也。
”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商调十二首之十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彩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 宋代诗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张亦有所娶。
适经其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以外兄见。
夫已诺之,而崔终不为出。
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
崔知之,潜赋一诗寄张曰:自从消瘦减容光。
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竟不之见。
后数日张君将行,崔又赋一诗以谢绝之。
词曰: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商调十二首之十一梦觉高唐云雨散。
十二巫峰,隔断相思眼。
不为旁人移步懒。
为郎憔悴羞郎见。
青翼不来孤凤怨。
路失桃源,再会终无便。
旧恨新愁无计遣,情深何似情俱浅。
何者?
夫崔之才华婉美,词彩艳丽,则于所载缄书诗章尽之矣。
如其都愉淫冶之态,则不可得而见。
及观其文,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
虽丹青摹写其形状,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
仆尝采摭其意,撰成鼓子词十一章,示余友何东白先生。
先生曰:文则美矣,意犹有不尽者,胡不复为一章于其后,具道张之于崔,既不能以理定其情,又不能合之于义。
始相遇也,如是之笃;终相失也,如是之遽。
必及于此,则完矣。
余应之曰:先生真为文者也。
言必欲有终箴戒而后已。
大抵鄙靡之词,止歌其事之可歌,不必如是之备。
若夫聚散离合,亦人之常情,古今所共惜也。
又况崔之始相得而终至相失,岂得已哉。
如崔已他适,而张诡计以求见;崔知张之意,而潜赋诗以谢之,其情盖有未能忘者矣。
乐天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岂独在彼者耶?
予因命此意,复成一曲,缀于传未云。
商调十二首之十二镜破人离何处问。
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
只道新来消瘦损。
玉容不见空传信。
弃掷前欢俱未忍。
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
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长淮渺渺寒烟白。
凭栏人是霜台客。
时句妙春豪。
风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
余恨连芳草。
一曲酒醒时。
梧桐月欲低。
槐柳春余绿涨天。
酒旗高插夕阳边。
谁家墙里笑秋千。
往事不堪楼上看,新愁多向曲中传。
此情销得是何年。
赠之可是相逢意便深。
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内三更夜雨衾。
情渺渺,信沈沈。
青鸾无路寄芳音。
山城钟鼓愁难听,不解襄王梦里寻。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