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江(一作江南)李助副使早登开元寺阁
和西江(一作江南)李助副使早登开元寺阁
虚豁登宝阁,三休极层构。
独立天地间,烟云满襟袖。
鳌荒初落日,剑野呈绮绣。
秋槛祝融微,阴轩九江凑。
拂檐皇姑舍,错落白榆秀。
倚砌天竺祠,蛟龙蟠古甃。
翛然观六合,一指齐宇宙。
书剑忽若,青云日方昼。
南朝空苍莽,楚泽稀耕耨。
万事溺颓波,一航安可涭。
徒云寄麟泣,六五终难就。
资斧念余生,湖光隐圭窦。
早闻群黄鹤,飘举此江岫。
陵谷空霭然,人樵已雏鷇。
燕宫豸冠客,凭览发清奏。
珠玉难嗣音,摐辕愧孤陋。

作者简介

陈陶
陈陶 唐代诗人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
丘壑谁堪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把上天。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一衲净居云梦合,秋来诗思祝融高。
何因知我津涯阔,远寄东溟六巨鳌。
汉宫新燕矜蛾眉,春台艳妆莲一枝。
迎春侍宴瑶华池,游龙七盘娇欲飞。
冶袖莺鸾拂朝曦,摩烟袅雪金碧遗。
愁鸿连翾蚕曳丝,飒遝明珠掌中移。
仙人龙凤云雨吹,朝哀暮愁引哑咿。
鸳鸯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无辞。
仙蛾泣月清露垂,六宫烧烛愁风欷。
碧玉飞天星坠地,玉剑分风交合水。
杨柳听歌莫向隅,鸡鸣一石留髡醉。
蹄轮送客沟水东,月娥挥手崦嵫峰。
蛮天列嶂俨相待,风官扫道迎游龙。
天姥剪霞铺晓空,漴漴大帝开明宫。
文鲸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灵桐。
山妖水魅骑旋风,魇梦啮魂黄瘴中。
借君朗鉴入崆峒,灵光草照闲花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