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仲远赴滁倅
送高仲远赴滁倅
高氏在四明,於今为清门。
贰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尽恂恂,夫君更春温。
昔年奉慈亲,定省严晨昏。
今日当门户,友爱深弟昆。
伉俪信缘合,端良由性根。
门中有孤嫠,极意均抚存。
与我亲儿女,次第了嫁婚。
不可解於心,肯自以为恩。
不言而躬行,后生熟见闻。
诸郎已秀发,颍异有佳孙。
乡评共归重,内外无间言。
公勤官业广,所至治不烦。
仙舟何遽西,行行佐侯藩。
环滁皆好山,风月当平分。
醉翁与乐全,遗迹今尚存。
况有贤史君,易镇方北辕。
公余陪啸咏,相映如瑶琨。
生来仕平进,自此朱两轓。
从兄今鼎贵,鳌禁兼掖垣。
君其继英躅,复收旧青毡。
老我得投闲,频年接清欢。
同社掺君被动,恋恋倾离樽。
梅风吹溽暑,祝君尚加餐。

作者简介

楼钥
楼钥 宋代诗人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
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
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
群公俱祖送,见公四三诗。
颇恨著鞭先,自言乞身迟。
拳拳慕下风,直欲梦见之。
还朝挹高致,气宇清且夷。
称者不容口,往往同一词。
始见荷倾倒,笑谈欲忘疲。
况当秋风高,滥吹参试闱。
鼎脔得一尝,豹斑容管窥。
叔度真似道,庄生信忘机。
私谓如此人,定应备论思。
胡为归兴勇,抗章气不衰。
鼓盆万晨外,抱孙更成悲。
拥麾东川去,无人留孔戣。
别怀不自胜,别酒听淋漓。
他时念老成,追锋且复西。
公能重来否,此意非吾私。
垂上青云去,如何乘贰车。
轻为千里别,时寄几行书。
剸剧才无滞,传家学有余。
当涂足知己,应不费吹嘘。
君向潇湘忽语离,江城离思乱云飞。
传闻楚俗尤凋瘵,勿以秦人视瘠肥。
宰县要寻行志处,监州空有负丞讥。
此行得句须频寄,直到衡阳有雁归。
陈侯少有场屋声,岁在壬午联荐名。
晚年倦游安里居,君亦怀绶归家庭。
齐年连烟更同社,臭味相与如弟兄。
一朝话别欲远去,洗盏更酌歌渭城。
合沙乐土宜宦游,或谓不减洛与京。
平分风月信可乐,人家弦诵几连甍。
岂惟帅阃赖关决,定知秋闱望陶成。
西都外司掌宗盟,烦君共二为之丞。
勿谓为丞但虚称,亨途要当自此升。
惟君儒雅闻簪缨,种学岁久笔纵横。
奥篇隐帙了如响,清谈吐屑四坐倾。
诗筒来往附邮传,时出妙语人为惊。
梅花万树照山白,荔子百种辉空明。
九门雄尊盛官府,三山森耸多地灵。
长乐一志书不尽,平生颇恨未经行。
烦君杰句为摹写,远寄使我心神清。
衮绣堂中语夜分,几将经史细评论。
不知世上三公贵,只是东湖八行孙。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