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译文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我是吴会之地的一片浮云,飘然无可依据如同远行之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功业无处可以成就,岁月时光奔促急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雄心壮志即刻放弃消失,衰老疾病日甚一日加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古琴放入空匣无人弹奏,长剑挂在空壁无所可用。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楚囚钟仪奏乐歌吟皆用楚音心在怀楚,越人庄舄贵富不忘家乡病中仍是越声。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国都之门尚在遥远的天外,还乡之路远隔崇山峻岭。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清晨我回忆起司马相如的琴台,夜晚我梦中见扬子云的故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旅途之情此时刚刚了结,秋气肃杀厦是凋落万物之时。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风吹入林松下清冷寒冷,露水下降草间白茫茫一片。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故人如今已不可见,幽幽长梦与谁人相合?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托西飞长鸿捎去一封书信,赠给你安慰那离别分隔之情。

我是吴会之地的一片浮云,飘然无可依据如同远行之客。 功业无处可以成就,岁月时光奔促急迫。 雄心壮志即刻放弃消失,衰老疾病日甚一日加剧。 古琴放入空匣无人弹奏,长剑挂在空壁无所可用。 楚囚钟仪奏乐歌吟皆用楚音心在怀楚,越人庄舄贵富不忘家乡病中仍是越声。 国都之门尚在遥远的天外,还乡之路远隔崇山峻岭。 清晨我回忆起司马相如的琴台,夜晚我梦中见扬子云的故宅。 旅途之情此时刚刚了结,秋气肃杀厦是凋落万物之时。 风吹入林松下清冷寒冷,露水下降草间白茫茫一片。 故人如今已不可见,幽幽长梦与谁人相合? 托西飞长鸿捎去一封书信,赠给你安慰那离别分隔之情。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注解

1
吴会:即吴、会二郡,相当于今江苏省东南部、浙江省西部一带地方。浮云。用浮游之云以喻自己到处漫游。
2
岁光:岁月光阴。
3
奔迫:急迫,形容光阴的匆匆而逝。
4
良图:良好的打算,即远大的政治抱负。
5
俄:俄而,很快。
6
绵剧:形容疾病缠绵、严重。
7
庄舄:派人去了解过了,他在床上口中还作越声。国都之门。汉代蜀人司马相如琴台,在成都。汉代蜀人扬雄故宅,在成都。二者都是蜀人,诗人“朝忆”“夜梦这些地方,都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凋落疏离。一本作“故人不在此,而我谁与适”。适,适意,愉悦。即鸿雁。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所以此处以飞鸿比喻所寄赠的这首诗。不得会聚。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赏析

诗中一、二两句以浮云自喻,道明自己远游飘泊在吴会一带。因为此诗是寄给故乡友人的,所以先讲一下自己的行止是很必要的。飘,即漂泊,行无定处的意思,所以自称浮云。一开头便饱含一种思乡的感情。接下六句是写自己的处境:光阴飞逝,功业未就,远大的政治抱负很快成了泡影,而自己又重病缠身。最后以“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两句小结这一层,感慨自己的壮志难酬。这六句写得很沉痛,诉述之中真实地吐露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但是,应该指出:这一时期,李白年仅二十七岁,涉世未深,幼稚地认为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以为功名事业,唾手可得。然而事实却非他所想象的那样。于是,稍碰上几个钉子很快就堕入了失望。不过,文字虽然沉痛,感慨的程度比起晚年那种凄凉落魄的诗句来,还是浮浅得多。

“楚冠怀锺仪”句以下直至全诗结尾,所抒发的都是思乡怀友之情。这一大段直抒其情的诗句,细加分析层次还是很清楚的。“楚怀”两句,引用钟仪、庄舄的典故,概写自己对于故乡的怀念,接下两句是感叹故乡辽远。再下两句是写对故乡的朝思暮想,而后用“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做一小结。以上八句主要是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展开抒情。虽然直抒胸臆,但诗人能够借助古人的事迹、故乡的古迹,把这种感情写得很具体而且缠绵悱侧,如环不已,倒是非常难得的。“旅情”两句小结上述八句,结得自然,而又落脚于“秋”字,自然地点明了寄诗抒怀的时间,同时拈出“秋”字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面两句对于秋天景色的描写。“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这两句并非是诗人眼前景物的实写,而是意念中的想象,经过这样一写,加强了诗的艺术气氛。“清”“白”二字写出了秋风、秋露肃杀、萧疏的特点,选词炼句极为准确。也正是受了这种凄清气氛的影响,才有寂寞、孤独之感,于是对故乡友人的怀念也就更加殷切。全诗至“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已经点到题目上来,最后交代一笔,进一步点出“寄书”的目的在于“慰离析”,意尽而抒情也就从此结住。

这首诗从功业未就写起,而后抒写思乡、怀友之情,一路写来如诉如泣,恰如一封寄给友人的书信。结构上顺着感情的自然发展,跳跃性并不大。直抒胸臆而语言没有夸张渲染,想象也未见飞动超人的特色,但感情真挚自然,层次井然,炼词造句处处贴切。如就诗的风格来说,由于是诗人早朝创作,还没有形成后来那种豪放浪漫的特点,但从驾御文字的能力上看,却完全是一副大家手笔,功力是极坚实的。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