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守以石刻屈平昭君像见惠因思大夫之忠贯白
邺守以石刻屈平昭君像见惠因思大夫之忠贯白
璇题朝曦丽,椒殿春风香。
带日羡寒鸦,洒盐引痴羊。
那知韶葩妍,有此秋节刚。
千金非我爱,所重在行藏。
奋然斩画史,低头笑君王。
呈身由谄壬,百态恐不当。
照影见冠佩,岂不羞帷房。
自从到北庭,岂阅紫塞霜。
年年鸿雁归,不寄一字将。
却悲降将军,高台望故乡。
至今青冢上,沙草不肯黄。
吾观娇色儿,睥睨此滥觞。
孽阉擅国辟,天地为低昂。
眼前杀师傅,但有涕淋浪。
区区一女子,去留系毫芒。
我行桃李村,吭髻余旧妆。
负薪行汲泉,不愿同康庄。
为计盍不尔,乃以美自戕。
初心岂其然,薄命遭彼狂。
离骚照白日,至今祖文章。
婉娈古称士,后先出寒乡。
遗刻共想像,再歌重慨慷。

作者简介

李流谦
李流谦 宋代诗人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美璞出丛阜,径寸藏尺水。
堂堂大导师,钟灵此其地。
荒坑名老君,故老说遗事。
仙佛势不敌,北面昔所试。
烟云龙蛇窟,风雨鬼神会。
珍重住山人,净观惬幽邃。
半偈起冥晦,径欲裂冠袂。
同行一微囅,落日姑整辔。
在家固出家,象服何必异。
君看童其颠,已落第二义。
盘谷先生坛级尊,万夫操槊辄敛魂。
黄堂昼严绕华戟,往往群来客打门。
高谈错起风袭尘,醉眼相视月照樽。
归来拊掌此快士,外无圭角中甚浑。
吾家宰树已拱把,君亦荒殡生棘榛。
小阮弟兄吾所敬,雾谷养就虎豹文。
衔君至恩深到骨,手书盛德表九原。
遣奴持送急开读,字字璀烂光瑶琨。
兼金馈鱼客何陋,宝玉围腰吾敢嗔。
九牛未可一毛数,大壑才以半缶论。
崭然二雏亦奇俊,造物两眼如许明。
由来孝弟动鬼神,宦学所自为根源。
向来施设本此耳,欲著吾说听者惊。
春风相送绿草野,为君一恸河汉翻。
读书必知书,枯卉不足斧。
只词诣微隐,连轴绋剩语。
枚生老宾客,笔力散雹雨。
吴梁两骄王,横甚鬫哮虎。
编须笑直前,调度岂儿女。
刈萧培芳荪,远郑进韶舞。
斯文岂徒然,丹石起病窳。
操瑟走齐门,托身恐非所。
老濞竟斧砧,埋骨无块土。
梁亦殒牛祸,庙社几夺主。
至今存遗编,快读气屡鼓。
长卿素佞人,清芬愧兰杜。
长门赋淫僻,主心侈莫御。
百年校贤鄙,何啻跖与禹。
黄郎眼如月,妙义窥肺腑。
牛出标雅箴,霏屑纷落锯。
枚生其伯仲,犬子但牧圉。
吾家老仙一世师,挺特风概老不衰。
平生行已有本末,世人不知其天和。
急流勇退人恨早,纤尘恐污白玉姿。
精神强健腰脚轻。
鬖鬖白发明鬓髭。
盘谷亭前一幅巾,子掖孙携翁笑歖。
无官一品钱满屋,汝辈持氏逃寒饥。
指心一点物非物,向来所贮惟不欺。
殷勤宝此徵后福,如印券契火灼龟。
我勤朴斲尔涂垩,障护风雨期勿隳。
庭前百拜领翁语,有毫发愧非翁儿。
季也才力百倍予,天之报翁或在兹。
得其一体敏且强,遇事雹落雷雷驰。
莫兼掾尉官职卑,正欲小试观异时。
弟兄赠言出寸丹,岂但趣和同儿嬉。
伯氏有德君子哉,发言不妄如发机,叙文千字炯星日,是病苦者之神医。
愿子铭几铭盘盂,骅骝万里未易期。
悲莫悲於生别离,雁邓可忍霜风吹。
丈夫远怀在门户,正使蚁聚终奚为。
酒阑上马飞鸟疾,我亦安能空郁郁。
先生不忧穷到骨,唯惜修名易埃灭。
平生窗几辛勤功,语及云程辄呜咽。
冷曹晨炊有不续,远道相从笑回曲。
微言不足温饱人,羡渠着斗量珠玉。
风霜岁晚念慈母,黄叶翩翩积行路。
熟鸡奉餐蔬自煮,繄我独无悲此语。
大厦千间要封植,期君当作垂天翼。
朋友之乐可乐不,昔人愿封万户侯。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