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和叔尉江阴
送袁和叔尉江阴
澄江少日曾经行,高城傍有长江横。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无声,万顷灌注滋农耕。
战国今几二千龄,黄歇此地犹垂名。
旧以邑属南兰陵,疲於奔命吏失宁。
今焉裂地为专城,独当一面行双旌。
井市虽小民厚生,四十万缗输赋征。
舶商辐凑众货赢,牒诉简省官曹清。
一邑负郭相依凭,守宰同僚齐弟兄。
脉络贯通易尽情,慰职无卑近编氓。
坐阅是否真权衡,傍郡孔道困将迎。
我乃静趣如郊坰,安舆并行人子荣。
况有海错供庖烹,河肫鲥鮆鲜不腥。
车螯蛤蟹均藜羹,夫君传家有典刑。
父子知己人一经,诗书满门不慙卿。
岂羡汉士黄金籯,荐口久已彻帝京。
九万自此开鹏程,平生寒窗照短檠。
兴亡千古无遁形,妙年射策当彤庭。
归领后生为主盟,友朋讲习诚专精。
世故多端须饱更,京口直下连沧溟。
官府阔稀行旅惊,边头久无夕烽青。
要在弹压潢池兵,簿书期会勤经营。
人物酬应审重轻,一言行之可终身。
谨毋失己毋失人,赠人以言岂吾能。
颇尝於此三折肱,举以送君君试听。

作者简介

楼钥
楼钥 宋代诗人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十人兄弟五人存,心事方欣得细论。
可但衰迟怜远别,只因喜惧有慈尊。
倚门何止期吾子,发策还知望好孙。
从此三年风雨夜,寂寥棋局与清樽。
见说荆门地,如门蔽楚荆。
旧时为内郡,今日号边城。
但守平平策,毋求赫赫名。
勉哉关决际,从此振家声。
澧阳渺何许,远在天尽头。
顷为郡楼记,图志不可求。
王侯录故实,颇亦费冥搜。
忠以申明著,学有车公优。
外挹兰江水,下俯仙明洲。
读书记群玉,採药思浮丘。
况得子厚语,谓冠汉南州。
见谓颇详尽,丰碑照城陬。
可怜城与楼,百姓不知修。
乃知尚有遗,家传载邺侯。
张君将客授,盖尝叙其由。
为我谢澧人,聊以遮前羞。
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太玄洎潜虚,探赜深可钩。
君才兼数器,博治谁与俦。
南庙推第一,雕鹗快九秋。
得官愈嗜学,手抄不能休。
馆殿要人物,众宝登琳璆。
演纶及视草,如君真胜流。
兰芷生颜色,暂烦为远游。
君方俟瓜时,相依意绸缪。
樽酒接从容,诗篇更唱酬。
论文究今昔,析理到孔周。
老我澹无伴,掺祛不容留。
别乘澹庵子,倾盖当相投。
公余文字饮,能思故人不。
我家清白世相传,工部真清更有年。
百口未曾营活计,一生惟喜种心田。
吾方奉母耕绵上,子更移封向酒泉。
兄弟凋零期自勉,只将家训作青毡。
南徐来往饱经过,总饷宾寮入礼罗。
子去幸陪邹湛辈,君今还是伯休那。
金闺通籍时方可,铁瓮名城景最多。
我有净名遗记在,试从万井访维摩。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