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
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
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
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
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
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
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
襦袴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
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
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
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
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
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怅望武丘路,沉吟浒水亭。
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
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
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
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
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
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
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
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
二旬四百里,自问行何迟。
还乡无他计,罢郡有馀资。
进不慕富贵,退未忧寒饥。
以此易过日,腾腾何所为。
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
眼底一无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国日,懒放亦如斯。
何必冒风水,促促赴程归。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