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
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
昔贤登兹山,逸气凌清旻。
诵诗怀太白,考易思景纯。
至今平羌水,常浸月半轮。
追寻所凿室,石古莓苔新。
后岂无来者,倏忽迹已陈。
壁间记岁月,刻划如龙鳞。
自非传一世,烂若配三辰。
姓名虽尚存,谁复知其人。
我游方之外,久忘实之宾。
但饮佛耳泉,永洗凡心尘。

作者简介

晁公溯
晁公溯 宋代诗人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近时文章衰,浅陋亦可怜。
走趋王公门,书记争翩翩。
开读令人惭,语吃意莫宣。
今晨忽惊喜,赠我手一编。
笔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听正始音,复回元佑年。
借问安能尔,气刚得其全。
用为良有司,吾实无间然。
要知取士公,考阅外已传。
何由置汉朝,直柄遂当权。
伏阁日论事,不减阳城贤。
岷江惟清流,泾水惟浊泥。
泥浊禾黍茂,流清稉稻宜。
旧传江发源,瀵涌出沈黎。
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今晨南山云,蓊然忽朝隮。
滂沱三尺雨,泛溢千步堤。
积潦始北汇,余波各东酾。
茫茫黑壤润,戢戢翠剡齐。
亦复到邑里,沟浍邹交驰。
往看芙蓉湖,微风绿生漪。
似欲娱使君,岂减习家池。
老农喜相语,岁晚可无饥。
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
更烦请天公,膏泽常及时。
昔别我发青如葱,再来来鬓真飞蓬。
怪君五十面犹红,答我有妇贤梁鸿。
澹然意远态甚浓,乃有谢家林下风。
诗书图史仍兼通,岂惟刀尺工削缝。
入门不忧四壁空,要使我乐忘其穷。
终期举桉欢笑同,方床曲几陈座中。
纸窗云母明房栊,华堂虽未挂桑弓。
两女杂佩琥珀龙,大女已能绣芙蓉。
小女解唱风入松,事夫如宾颜色恭。
岁时称寿曲三终,自歌鹊巢咏阜螽。
正须富贵报汝功,何时执戟明光宫。
只今西州兵马雄,盍往献策西平戎。
刘生待诏蓬莱宫,和铅舐墨称良工。
自从八骏狩西极,万里流落巴山中。
老来摹写益神妙,指麾草木回春风。
时将一幅换斗米,千金旧价无由逢。
漫郎手筑江上宅,水鸟山麋森满壁。
问君致此何其多,答云嗜好今成癖。
野人未尝完袴襦,安得绢素充我娱。
孰知世间皆画囿,北尽汧泷南衡庐。
平生长啸桓将军,客持寒具辄怒嗔。
细看粉绘托形似,岂若海岱开精神。
我今丘壑随所向,崖谷波涛入图障。
云罗雾縠虽可怜,幻化纷纷徒自诳。
请君閒暇来相从,翩然共跨高飞鸿。
当使真形识五岳,老眼一洗丹青空。
华堂左右皆山川,登堂一见心茫然。
松林忽在素壁上,几杖却对阴崖前。
百年老树横高枝,正当太古阴云垂。
近前细看才拱把,生气凛凛如十围。
尚想昔年初下笔,指顾江山生咫尺。
梁栋已受长风吹,衣裘若溅洪涛湿。
回山倒海不作难,此意谁能传笔端。
李成骨朽道宁死,况复郑虔杨契丹。
吾知此图未易逢,颇思摹写置府中。
鹅溪生绡不难致,只恐今世无良工。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