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孟春属佳辰,驾言从郡丞。
蓐食戒徒御,篝火事徂征。
方舟绝横汉,适彼樊侯城。
缅怀昔封君,能使晚周兴。
千龄想风概,慨叹岸与陵。
故城若墟落,邑屋袖可凭。
盘飧倦举箸,幅幅气拂膺。
古寺蔽榛甓,破舍余残僧。
人言魏徵君,於焉常曲肱。
窭居三十年,蔚然以诗鸣。
人忧不改乐,信哉贤者能。
常闻有四友,作堂在郊垧。
我虽樗栎材,臭味亦其朋。
会当从飞盖,清夜一来登。

作者简介

李廌
李廌 宋代诗人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匠执斤兮道周,称百寻以弗用兮谷之幽。
屈轮囷以为杯兮,孰谓贤於杞柳。
揉吾性以矫真兮。
宁全天以为寿。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犀何尤兮以角累,象何咎兮齿为灾。
童牛夭兮,职骋刚而茧栗。
龟告犹以灼兆兮,宁泥中以曳尾。
珠缀旒兮,悔夜光不祥。
玉为圭瑞兮,痛山辉之为殃。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兰九畹兮芬芗,芝三秀兮焜煌。
山嵷嵷兮呈姿。
川溶溶兮摇光。
风駃駃兮历楯,云缤缤兮度梁。
药为衣兮薜为裳,椒为醴兮桂为浆。
乐吾乐兮,乐不汝违。
乐不汝违兮,盍归乎来哉。
苍崖观出日,依稀自扶桑。
初如浴咸池,苍苍或凉凉。
渐若宾阳谷,赫赫复煌煌。
海滨升霞彩,贯地万丈长。
摄提御天衢,一照明万方。
不愿发五色,不必呈九光。
无用现重轮,无贵珥青黄。
吾心愿吾君,盛德如朝阳。
照临冒下土,威名烛无疆。
不复迭而微,常进炽而昌。
蚁行理虽切,丸跳比亦狂。
病夫喜壮观,蓬心遂恢张。
异时环堵宫,但见生东墙。
挈巢江湖去,端为山水癖。
朅来谷隐游,契我赏心适。
寒江渺平楚,复岭转层壁。
谁与龙象筵,一扫狐兔迹。
彩云布楼台,迎日丽金碧。
堂高磬声邃,壑远松响激。
山光晚相照,空翠浓欲滴。
行当就墟市,幽栖买泉石。
日咏招隐诗,时过弥天释。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
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
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
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
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
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
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
歌榭奄凝尘,燕阁郁生苔。
侈靡一转盼,金碧复成埃。
独无不忘者,安用尔为哉。
恪公古遗直,劲气腾九垓。
岂惟甘棠爱。
将与故国偕。
传家有元凯,上客尽邹枚。
聊兴胜士想,愧无能赋才。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
欲知伯仲文章职,对掌丝纶内外司。
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
共扶吾道邪归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
靖共介福由神听,告尔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贤者贵,德名当问国人宜。
夷齐抗世清何早,元凯登庸事可期。
贫贱久思杨得意,龙光今喜郑当时。
应怜下客尘埃甚,惭愧雷门献此诗。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