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时诗)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时诗)
夜久连观静,斜月何晶荧。
寥天如碧玉,历历缀华星。
楼榭自阴映,云牖深冥冥。
纤埃悄不起,玉砌寒光清。
楼鹤露微影,枯松多怪形。
南厢俨容卫,音响如可聆。
启圣发空洞,朝真趋广庭。
闲开蕊珠殿,暗阅金字经。
屏气动方息,凝神心自灵。
悠悠车马上,浩思安得宁。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代诗人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
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
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况逢多士朝,贤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
谟猷密勿进,羽檄纵横驰。
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
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陶君喜不遇,顾我复何疑。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
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
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
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忆在开元馆,食柏练玉颜。
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
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斒斓。
因言辛庾辈,亦愿放羸孱。
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若在闠与闤.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
还招辛庾李,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
穿杨二三子,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
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詀諵诉,啮指明痛癏.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
分司别兄弟,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
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
道心常自愧,柔发难久黫.折支望车乘,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
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觼,静拭腰带斑。
鹞子绣线oT,狗儿金油环。
香汤洗骢马,翠篾笼白鹇。
月请公王封,冰受天子颁。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
坐卧摩绵褥,捧拥綟丝鬟。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鸾。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m5.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嬾。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
绕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阳坡自寻蕨,村沼看沤菅。
穷通两未遂,营营真老闲。
自入西州院,唯见东川城。
今夜城头月,非暗又非明。
文案床席满,卷舒赃罪名。
惨凄且烦倦,弃之阶下行。
怅望天回转,动摇万里情。
参辰次第出,牛女颠倒倾。
况此风中柳,枝条千万茎。
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
感怆正多绪,鸦鸦相唤惊。
墙上杜鹃鸟,又作思归鸣。
以彼撩乱思,吟为幽怨声。
吟罢终不寝,冬冬复铛铛。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