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庵字韵
三和庵字韵
新吟度度到溪庵,讽咏铿鍧似雅南。
笔健称雄一当百,韵严苦和二生三。
舍襄阳外无新语,除谪仙来可剧谈。
觌面犹龙谁复识,杏坛人在庶知聃。

作者简介

林希逸
林希逸 宋代诗人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先帝云公有相才,经帷曳履久徘徊。
先调化瑟更弦去,却赞兵机杖节来。
祀典空闻陪五使,宗臣不许位三台。
白头遗老孤忠在,忽漫骑鲸亦惜哉。
邑苦如滩险渐夷,翁犹忉怛为怜儿。
人生要有馀无尽,公事元非了是痴。
二籍幸成吾所职,一毫自喜道之亏。
药中最是醍醐毒,著眼看渠道好时。
圣绝微言大义乖,六经犹幸出残灰。
知行大学工夫密,理欲先贤体贴来。
岁晚筑场多识赐,早年陋巷屡空回。
同门人尽师资远,退老西河只自哀。
此邑曾为掾往还,昔云优易近彫残。
士嗟前辈风流远,吏苦专人月解难。
琴以道鸣宁择地,篙如手妙岂愁滩。
竹湖亲授侯心印,不比他时事上官。
儿忝同升辱爱深,诗情道气两知音。
衔杯欲挹浮丘袂,倚杖长听子贱琴。
未别已愁残月梦,相看难忍此时心。
我衰何日重携手,有雁南来字抵金。

古诗大全